这样看法治,似是而非(2)

这样看法治,似是而非(2)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法律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和保障,是判断人们行为是非对错的准绳,是维护公共利益和每个社会成员具体利益的唯一标准,论是非、讲利益,绝不能离开法治。

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三者统一,以依法办事为前提和基础。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运用法律智慧,准确适用法律以及用好法律赋予的裁量职权,可以在法律范围内追求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最大化,这是法治的应有之义,也是对我们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的真正考验。

处理纠纷、化解矛盾必须坚持依法办事。当前,我国正处于矛盾多发期、高发期。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利益诉求趋于多元化,各种利益诉求不一致甚至冲突成为常态,加之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的积累,不仅诱发矛盾产生,也加剧了矛盾纠纷的解决难度。在强调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社会整体公平同时,注重个别利益平衡和协调,强调具体争议实质性解决,已成为当前个案中化解矛盾纠纷的基本路径。在个案中,不仅仅满足于“走程序”,而是通过具体利益关系的平衡与协调,最大限度满足当事人利益诉求,是从形式法治到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相统一的进步,也是我们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所追求的目标。

法律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和保障,是判断人们行为是非对错的准绳,是维护公共利益和每个社会成员具体利益的唯一标准,论是非、讲利益,绝不能离开法治。当事人合法合理的利益诉求,要坚决支持和维护,对那些不合法不合理的利益诉求,不能以强调所谓案结事了、息诉罢访,使其获得法外利益。前几年所谓“人民内部矛盾用人民币解决”的做法,实践证明是极其有害的。一些个案的利益诉求孤立来看可能有一定道理,但也只能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解决;超出或者违反法律规定一味“平”事的做法,不仅给当事人以及其他人以错误导向,也有损社会公平,损害法律权威,不会真正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误区三:以执法“人性化”为由,对违法行为不追究、不处罚

近来,有一些地方和部门在行政执法中以执法“人性化”为由,对违法行为不追究、不处罚,有的甚至将此作为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还有什么“注视执法”、“围观执法”、“喊话执法”,认为是执法的“创新”,实在是与法治南辕北辙。什么是执法的“人性化”?笔者以为,执法要坚持以人为本,以维护和保障人的法定权利和利益为目的,而不是脱离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维护所谓秩序;执法不仅是制裁违法,也包括保护合法和服务守法;执法应当公平合理,一视同仁,遵守法定程序,不能搞选择性执法或随意性执法;对违法行为人实施处罚,应当与教育相结合,不以惩罚为目的,更不以获取罚款为目的;严格执法不是生硬蛮横,执法者要言行文明,尊重当事人人格和尊严。其实,这些原则和精神在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等法律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文件要求中早已十分明确,行政执法部门应当严格认真执行,不能撇开法律另搞一套。还有人以为执法人性化就是不要强制了,这也是一种误解。强制力是法的本质属性之一,法律没有了强制力,就会沦为可有可无的宣言,公众的利益、他人的合法权益就得不到法律保障,这当然不是全体人民希望的法治。当然,执法中的强制必须依法进行,不能过度使用,对强制的滥用和放弃,同样都不符合法治原则和精神。

(作者单位:市法制办)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