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温十年,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10%以上的增长,中国经济总量从2002年10万亿增长到2012年的52万亿,这样一份骄人的成绩单来之不易。2013年3月,新一届政府上任。能否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这是关注中国经济走势人士所关注的。笔者以为,未来五至十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将由所放缓,增长速度有所回落,但维系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外贸、投仍是重要内容。但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潜力的巨大释放,将成为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和增长亮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初步的分析说明,只要消费需求能够有效释放出来,支撑未来中国10年7左右的中速增长是完全可能的。
一.中国居民消费正从生存消费向发展型消费转变
2012年,中国人均GDP已达到6166美元(人均38852人民币),进入到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从我国的情况看,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处在不断升级过程中:即由生活必需品到耐用消费品的升级;由私人产品到公共产品的需求升级。消费结构升级的主要原因在于,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已从以人的温饱为目标的生存型阶段,全面进入以人的自身发展为目标的发展型新阶段。由主要追求温饱向教育、医疗等转变。在社会需求结构急剧变化的趋势下,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巨大需求与政府对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提供有限性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一矛盾,实际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在新时期的一种表现形式。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其主持召开的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上强调,转变政府职能任务艰巨,这是新一届政府开门要办的第一件事,把不该管的微观事项坚决放给市场、交给社会,该加强的宏观管理切实加强,把改善民生、加大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责,就成了今后一段时期政府工作重中之重。而改善民生,加大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对缓解上述矛盾,提升内需潜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将使居民消费巨大潜力得以释放
中国目前居民收入差距之大引起了国人的普遍关注。以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为例,国家统计局2013年1月18日公布中国2012年基尼系数为0.474。国家统计局之所以公布这组数据,可能与2012年12月,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在京发布的数据有关。按照他们的调查,2010年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61,大大高于0.44的全球平均水平。按照诸多学者的观点,如果把各种隐性收入也考虑在内,后一种数据可能更为准确。但无论官方或民间的数据,仍然反映出,中国居民收入差距仍在高位运行。
2013年,国务院今年年初推出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将会进一步具体化。并在今后几年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如果改革到位和彻底, 将使中国居民消费潜力得到足够释放, 进而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最重要的引擎.
推进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关键在于落实。并且,收入分配问题是一个很综合性的问题,单兵突击式的改革已难以为继,需要全面改革方能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深化行政体制、财税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制、就业制度、教育体制、医疗卫生体制、国企、户籍等多方面的改革,需要推进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甚至政治体制改革,即通过综合措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才会起到实效。特别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对公权力的制约,打击腐败,才能从根本上缓解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
1.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诸多措施中,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意义重大, 它会在很大程度缓解由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所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的民生性服务,如就业服务、社会救助、养老保障等;公共事业性服务,如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等;公益基础性服务,如公共设施、生态维护、环境保护等;公共安全性服务,如社会治安、生产安全、消费安全、国防安全等。这些基本公共服务做好了,才能使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受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十一五”以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基本医疗已经覆盖95%以上的人口. 但总体而言,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发展失衡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政府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过程中同时存在着供给不足和供给不均问题,公众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存在“享受不均”,城乡区域差距明显, 弱视群体的基本公共服务还没有得到充分保障,这些都是造成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原因。从供给情况看,尚未明确提出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和范围,公益性服务领域投入长期不足,历史欠账巨大,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从城乡情况看,农村公共服务严重滞后,普及性差。从区域情况看,不同地区公共服务差距比经济差距还要大。从不同人群情况看,城乡低收入家庭和社会困难群体的基本公共服务权益还不能得到充分保障。此外, 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比较单一, 基层政府财力与事权不匹配问题较为突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