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6个版面再报道农夫山泉事件 提出8大质疑(2)

京华时报6个版面再报道农夫山泉事件 提出8大质疑(2)

第七版:

一个水N种标准企业或浑水摸鱼

新华社:山泉概念误导消费者 原料水存在疑问

第八版:

“农夫”员工对记者高喊“滚出去”

沉默拒绝采访了将近一个月,面对全国媒体和消费者的疑问,农夫山泉昨天终于在北京首次就“标准门”事件召开新闻发布会,坚称自己所执行的标准没有问题,生产的瓶装水质量也达到国家标准。此外,北京质监叫停农夫山泉桶装水的北京生产,但农夫山泉在发布会上却声称将在北京永久停产桶装水。

然而,遗憾的是,以农夫山泉董事长为首的高管在回答媒体提问时,仍然回避了诸多关键问题。京华时报将昨天现场农夫山泉未能回答的诸多质疑再次抛出,继续追问农夫山泉。

质问一:农夫山泉执行的浙江地方标准在镉、砷等毒理指标上为何低于国家标准?

农夫山泉承认所执行标准低

农夫回答:农夫山泉董事长钟睒睒先是承认“浙江地方标准低于国标”,之后又称“浙江地方标准是先进的标准”,前后自相矛盾。钟睒睒回应称,国家食品安全法当中规定任何食品经营单位首先要符合的就是GB5749-2006,即使农夫山泉没有自己任何标准,这个标准也是强制性的,不需要标示出来,任何企业都必须自动执行,标了也要执行,不标也要执行。而对于为什么低于国标,钟睒睒说:“这个问题你最好问浙江省卫生厅。因为我不是政府管理部门,我是一个企业。”

京华解读:关于饮用水,我国的各项标准中,国标GB5749《生活饮用水标准》是门槛最低的。专家指出企业生产瓶装水的标准最起码应该相当于或严于该标准,尤其是在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的指标上。而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执行的浙江“DB33/383-2005瓶装饮用天然水标准”关于有害物质的限量甚至宽松于自来水标准是事实,如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砷、硒含量需小于(或等于)0.01mg/L,而浙江瓶装饮用天然水标准则为小于(或等于)0.05mg/L即可;而镉的限量,前者要求小于(或等于)0.005mg/L,后者为小于(或等于)0.01mg/L,要求放宽了一倍。众所周知,地方标准应该严于国家标准,作为该标准制定的唯一参与企业,农夫山泉是否有必要向公众解释清楚?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农夫山泉是否有必要行使企业主体责任提高执行标准,而不是将皮球踢给别人?

质问二:农夫山泉为什么要执行砷、镉等毒理指标宽松于国家标准的浙江标准?

卫生与质量标准在打擦边球

农夫回答:GB19298是卫生标准,不是质量标准。质量标准分两大体系:一是卫生标准,主要管安全,由卫生部门管理;二是质量标准体系,由质监部门管理。这两条线是并行的,合二为一才是一个好标准。GB19298国家标准不是国家的质量标准,农夫山泉执行地标的理由是:目前只有国家级别的天然水卫生标准,没有国家级别的天然水质量标准,而浙江地标DB33/383是目前行政级别最高的天然水标准。

京华解读:有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卫生和质量两个标准体系是配对的,但是所有配对的质量标准,都会在标准中明白地将所配对的卫生标准引用纳入,或做相同数值的规定。农夫山泉举例的GB17323瓶装饮用纯净水质量标准中,一定有类似“参照GB17324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的指标”的规定。这也是市场上一些瓶装水标注产品标准为“GB17323”,却不用同时标注“GB17324”的原因所在。

农夫山泉自称其执行的DB33/383为质量标准,但是消费者只要翻看一下该标准原文就会发现,其在标准中根本未将相应的国家卫生标准作为其基础标准。另外记者也注意到,尽管有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的名称区别,但GB19298标准在一开头就明确表示,该标准规定了饮用水的指标要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等;而浙江地标DB33/383在一开头也明确表示,该标准规定了饮用水的产品指标、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等。

“卫生标准也是质量标准。”另有水业专家告诉记者,农夫山泉在标签上明确标明“产品标准号DB33/383”,不管是卫生标准还是质量标准,指的都是产品标准,质监部门将依据该标准进行监督和执法。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