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走”才是汶川五年的最好祭奠

“向前走”才是汶川五年的最好祭奠

昨日上午,简短的升旗仪式后,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从高处俯瞰,在北川老县城任家坪,占地14.23万平方米的纪念馆主体建筑似一道巨大的“裂缝”蔓延开来,寓意“将灾难时刻闪电般定格在大地之间,留给后人永恒的记忆”。在纪念馆“旷世巨灾”展厅,记者朱建国拍摄的著名照片“心手相连”登上醒目位置。(新民网 5月10日)

回顾“5·12”汶川震,将灾难闪电般定格,事隔5年后,我们仍然要铭记这段历史。纪念馆是为了向在地震中不幸罹难的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的同胞和在灾后重建中英勇献身的烈士表达思念。旷世巨灾、破坏惨重,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科学重建、创造奇迹,伟大精神、时代丰碑和尾厅6个部分。纪念馆珍藏文物资料119860件,此次上展实物总件数5230件,上展照片837张,真实记录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灾难、抗震救灾以及灾后重建的过程。

在自然灾难面前,人类显得太渺小。我们怎能忘记五年前摇摇欲坠的楼板、倾斜倒塌的墙体、汽车残骸、被毁坏的生活用品,这一系列来自废墟中的展示品,连同无数个永远在同一时刻停摆的时钟,真实地再现了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山崩地裂的残酷景象。一件件文物、一张张照片、一段段视频,将人们拉回那段刻骨铭心的日子。

不管是沧海横流还是雨骤风狂,都难以逃脱在时间里的坍塌。铭记历史不是要重温悲伤和英勇,而是重温那段灾难面前有担当感、有责任心、有行动力的人手拉手心连心带来的温暖。灾难激活了一个民族最强烈的情感。不管时间过去5年或是50年,铭记的意义,就在于此。把中华民族战胜大灾难,重建的美丽巴蜀大地再度呈现在人们眼前,心里是感动振奋。

汶川地震已经发生五年,生命还在继续、生活还在继续。我们无法回到过去,也不应该回到过去,我们要在新的起点上出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保留下汶川地震带给我们的感动,放下悲情,改变不足,一个美丽中国就在眼前。五年里,见证时间和生命的力量,让劫后余生者更加珍惜今后的生活,汶川地震激发了国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国粹精神,这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让之后的“玉树地震”、“芦山地震”不再令人恐慌。一次灾难是一次教训,一次灾难亦是一次成长。从汶川到芦山,灾难给亲历者带来的冲击,国家在成长、人们在进步,我们感谢磨难带来的成长,尽管我们希望灾难永不再来。

我们今天看得见的是重建的汶川,但是能传承的不仅是这些,而是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我们不忘中国人民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谱写了一曲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奋勇抗击地震灾害场景。这种力量使我们民族在任何危难面前都坚不可摧;这种精神使我们民族屹立不倒。在全国人民的关心和帮助下,从悲壮走向豪迈、走向新生,“向前走”才是汶川五年的最好祭奠。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