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服务现代化农业的创新意识(2)

增强服务现代化农业的创新意识(2)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为推动农行实现科学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提升金融服务“三农”水平。本文结合农行吉林省分行实际,进一步推动服务“三农”实现新突破,就如何支持吉林省现代农业建设进行探索和思考。

——加强对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省农行要尽快制定符合农业科技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办法,创新符合农业科技企业特点的抵(质)押担保方式和融资工具,探索以农业科技型企业的股权、专利权、商标权等为质押物发放贷款,综合运用“信贷+担保”、“信贷+财政补贴+保险”等多种融资工具相配合的融资模式。

——加大对吉林省“大农机”发展的支持。扶持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基于仓单、存货、动产、商标权、专利权、依法可转让股权等权益质押贷款业务,有效满足农机制造,经销企业贷款需求。

——在创新推广直补担保贷款的同时,加大对农业合作化经营的支持。在土地,林地等资源流转规范的地区,积极探索和开办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权抵押贷款,大型农机具和农村住房及宅基地抵押贷款,人参和林果等干货制品抵押贷款等信贷品种;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保险+担保”等信贷支持模式,深入发掘合作社参与订单农业发展中的金融创新业务,积极研究“订单+期货”模式下的金融支持措施。

——加大对吉林省农业产业化企业的支持。吉林省农行要围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存贷款,国内和国际结算、融资、上市、“走出去”等环节,综合运用各类产品创新组合策略,加大对农业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物流、资金流以及生产周期特点,探索基于企业应收账款、应付账款、订单和存货质押、中小企业联保、龙头企业担保等金融创新产品组合。

——要明确信贷投入重点,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投入。特别是要加大对吉林省建立种养业良种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等“七大体系”建设的信贷投入,为现代农业从整体上构筑起稳固而有力的支撑保障体系。

——创新符合农民消费特点的消费信贷品种,扩大吉林省农村消费信贷覆盖面。县域支行要抓住现在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中,从满足农民消费需求的根本出发,推动消费信贷产品创新。在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将农户住房装修贷款品种与小城镇住房信贷结合起来,推动农村住房消费升级;对已得到农产品政策性保险的农户、农村专业合作社等,各级行可考虑给予优惠利率,增加信贷额度等政策。(作者系农行吉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