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微博问政论略(2)

我国微博问政论略(2)

(二)微博问政的热情不够

由于网民对能否通过微博从精英手中抢夺话语权表示怀疑,因而对微博问政的热情也受到影响。一方面,微博参政信息得不到及时回应,打击了网民微博参政的积极性。微博“背对面”的特点,本身并不苛求信息接收者立即做出回应,因为写微博信息是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但现实中也存在以下这种情况,行政人员作为被问方,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没能及时登录博客,对提问方——网民——所关注的问题进行反馈和交流,甚至于有些行政人员的博客出现久不登录的现象,被网民戏称为“僵尸”。这种情况下,由于微博参政信息得不到及时回复,久而久之,网民就会认为微博问政不过是政府官员的作秀工程,并因而逐渐失去对微博问政的信任和热情。此外,微博问政往往具有季节性,比如“两会”期间,代表和媒体通过微博设置议题、多方征集民意,代表和委员们对网民的博客回复也比较及时,就会形成微博问政的高峰期。而平时,微博问政则得不到及时的回复。这种情况就会使网民产生“微博问政是两会期间的特殊途径”的错觉。在平时,即使是某个民意问题得到了众多网民的关注,但由于缺少政府的反馈交流,众多“围观”的网民也会逐渐失去对微博问政的兴趣。由于微博问政便利于采集民意,有利于官员树立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所以很多官员热衷于微博问政。应该说,很多政府工作人员确实是通过微博问政加强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加强了对民意的了解,在执政为民的道路上取得了很大进步。但肯定成绩不能否认缺点,针对有些行政部门的官方微博“仅供浏览不能评论”的现象,人们提出质疑:“如果没有网民的互动和对网络民意的回复、督办等,官方微博的形式意义将大于实质功能。”[3]现实中,某些政府机构和官员对于“微博问政”的理解是片面的,他们仅仅把微博当做一种聚敛人气和制造政绩的工具,将“微博问政”作为一种“时髦”,仿佛官员上微博了,账号中有不少“粉丝”,再用微博发一点儿政府公告和地方新闻什么的,这就是“微博问政”了。个别官员把微博问政当做政绩工程来做,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是服务于人民,而是行政官员个人的得失。这种情况下,不排除微博问政信息的虚假性,其结果是言路表面上被广开了,民意也采集了,只是这些民意民言没有对政府工作发挥有益作用。这样,政府主动性的缺乏、政府官员对微博问政认识的偏差,加上政府微博语言的官方性,造成网民微博问政热情的减退是必然现象。此外,由于个别网友不负责任地散布恶意诋毁政府官员形象的虚假言论,这种言论再通过媒体的报道和网友的疯狂转载就会肆意蔓延,从而对政府公信力造成极大威胁,同样影响着人民群众通过微博参政议政的热情。

(三)微博问政盲目性较大

微博操作简单、便捷和准入门槛低的特点,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参政的欲望,但也带来了微博问政的无序性问题。问政微博的信息呈现“碎片化”状态,有用信息和灌水信息杂陈,这就给行政人员对问政信息进行反馈和答复增加了难度。同时,由于信息杂陈和缺乏引导,网民往往会在不了解真相的情况下盲目跟帖,造成微博问政信息真假难辨、轻重缓急不分的盲目局面。这种盲目性与微博自身特点有很大关系。微博以短小精练著称,但也正是这个特点使某些有用消息淹没在众多的无用信息中,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那些受关注较多的则是排序靠前的微博,但这个排序是根据微博更新率来的,而不是根据内容的质量。这就使网民面对众多的微博信息无从着手,不知道该重点关注哪些,显示出了很大的盲目性,结果是除了关注一下大家都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外,较少能够持续关注反映民生的深层次问题。比如,在两会代表和委员中,文体明星的博客受关注程度比较高,但大家关注更多的是这些明星们的个人感悟和生活片段,对明星的崇拜掩盖了参政议政的主体。

(四)微博问政客观性不足

微博参政往往表现为网民通过对某个政治议题的不断讨论而放大民意,进而影响到政府的决策结果的过程。然而,对大部分网民来说,他们更多的是把微博作为一个满足个人表达欲望的平台,写条微博发发牢骚、抒发一下自我感悟,偶尔招来众网友的“围观”也可以带来一些乐趣。利用微博参与政治生活,往往是源于现实生活中碰到了问题,出于对现实的不满或者对某种现象看不惯,继而通过网络寻求共鸣、宣泄负面情绪。这些带有个人情绪的微博信息很难说客观,常有某种程度的夸张成分。再者,由于网民们不一定对他人微博所反映的事情完全了解,跟帖的过程本身就包含很大的主观性。“网民也存在着集群行为,当一种错误的声音通过网络迅速放大成舆论时,往往会把真相掩盖,甚至会导致网络暴力的出现”[4]。同时,由于微博自身的便捷性和不易于监督的特点,也给一些怀有不良动机者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利用网民易于激动、不了解事情真相的弱点,煽动民众情绪,形成虚假的民意。2012年“两会”刚结束,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人就在网上发微博,制造所谓“军车进京,北京出事”的谣言,给一些人的思想造成了混乱,对社会稳定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值得庆幸的是谣言毕竟是谣言,造谣者最终被绳之以法。总之,由于微博具有便捷性和不易监督性,这便使得通过微博问政所反映出的民意并不一定就是民众的真实呼声。此外,由于微博问政以虚拟环境为背景,使公民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的同时,又缺乏与微博发展相适应的制度规范,便于微博参政者摆脱道德的约束,并规避承担责任的风险,便于有些别有用心者弄虚作假、造谣中伤,使微博问政的信息偏离客观民意。一旦被别有用心者蓄意操纵信息流向,信息的虚假性将会给政府和社会带来恶劣影响,同时使微博问政的可靠性受到严重质疑。

四、完善我国微博问政的对策

(一)加大微博问政宣传力度

网络的普及和手机网民的迅速增长为微博问政提供了最基本的前提,“手机微博成为2011年上半年增长最快的手机应用”[2]。但微博用户的增加,并不必然代表微博参政人数的增长。为优化微博问政现状,必须首先加大对微博问政宣传的力度,使人民群众首先了解什么是微博问政、微博问政对他们有什么益处,才能使更多的网民有可能倾向通过微博进行问政。

首先,加大对微博问政本身的宣传,使人们懂得微博问政是进行参政议政和实现民主的便利途径,激起民众对微博问政的兴趣。如今,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逐渐提高,对于他们,不足没有问题要反映,不是对政治漠不关心,而是苦于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才能将心声送到政府和行政人员那里。微博的便利性已经为众多网民知晓,但依然需要普及微博问政的知识,争取让全国人民都知道有微博这个参政的便利途径可用。这样,他们有什么问题要反映时,自然会主动想到微博,而不再是仅仅抱着“围观”的态度而不发表意见。其次,加大对微博问政技术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以图文、视频等各种形式普及微博参政知识,通过各种媒体让更多的民众知道,微博参政不仅仅可以通过电脑实现,手机和其他的通信工具也可以实现微博参政。此外,还要让民众了解微博参政的重要信息。比如,政府机关回应网民参政信息的微博地址,应该像标语那样为民众所熟悉,这样民众才能够在泛滥的微博信息中找到反映民意的正确途径,通过对政府官员微博的关注,熟悉微博参政,不断实现微博问政中提问方——民众与被问方——政府官员之间的双向互动。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