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细节赢得职业尊严

用细节赢得职业尊严

摘要:6月1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表《好人,我们不会忘记》,纪念杭州好司机吴斌去世一周年。最近,网上有篇《十年来用同一个保姆》的热帖,为“细节决定尊严”做了生动的注脚,不妨拿来一读:“十年来用同一个保姆。

6月1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表《好人,我们不会忘记》,纪念杭州好司机吴斌去世一周年。百字短文,引来千余条网友留言,一条条读完,令人心生温暖。

微博这样写道:“强忍肝脏被击碎、三根肋骨被撞断的剧痛,完成换挡刹车等安全操作,24名乘客安然无恙。76秒,生命中最后一次制动,让我们记住他,吴斌,杭州长运客运二公司司机。他让我们相信,在特殊的时刻,会有一种责任,超越疼痛,超越自己。”这个评价,很是中肯。可以说,正是因为吴斌10年如一日的完美职业表现,才赢得了被网友称之为“最高水准的职业尊严”。

何谓“职业表现”?通俗地说,就是“干一行像一行”;何谓“职业尊严”?简单地讲,就是“凭手艺获尊敬”。三百六十行,行行有尊严。无论是执刀解牛的庖丁,还是酌油穿孔的卖油翁,都以卓越的职业表现令人肃然起敬。职业尊严,是对职业人的肯定和奖赏,它既是一种外部承认和认可,更是自我的要求与期待。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分五种,从低到高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可以说,“职业尊严”是人的较高阶段的需求,它使得职业人获取“尊重”,并获得“自我实现”,从而强化职业的认同感和荣誉感,不断创造职业生涯的高峰。

人的职业尊严从哪里来?社会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当然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个人修为。这种尊严,首先来自“干一行、爱一行”,哪怕是对那些暂时“入错行”的人亦是如此,当一天和尚,就该老老实实、认认真真撞一天钟,敷衍塞责混日子,就谈不上尊严;这种尊严,同时也来自“干一行、精一行”,在所从事的行业和领域,努力当行家、做里手,要么不干,干就干好;这种尊严,更来自“干一行、敬一行”,不满足现状,不宽容瑕疵,努力让自己的工作保持最高水准、最完美呈现。一句话,只有具备专业的精神、职业的素养、近乎苛刻的细节追求,才能最大程度地赢得职业尊严。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其实,细节又何尝不决定尊严。一个人的职业表现,直接通向职业尊严,而支撑职业表现的,则是一个个具体而微的工作细节。不妨说,每个工作细节都直通职业尊严。完美的细节,展现着态度,反映着技能,也成就着业绩。无细节,则无尊严。

最近,网上有篇《十年来用同一个保姆》的热帖,为“细节决定尊严”做了生动的注脚,不妨拿来一读:“十年来用同一个保姆。前几天,她第一次跟我请假一周。回家之后,我发现她给厨房的垃圾桶认真地套上了七层垃圾袋。这就是职业尊严。……我深深地迷恋每一个人全情投入于自己手艺时的样子,无关这手艺是写代码还是扫大街。不为任何人,自己就是最大的理由,不苟且、不应付、不模糊,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当做与世界呼吸吐纳的接口。这,就是尊严的来处。”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