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四大怪象”

中国经济的“四大怪象”

“这是一个全球的困境,没有简单的答案。”

“当前,整个人类的经济体系出现了重大变化,而且是史无前例的变化。”

“我始终坚持一个观点:人民币的名义汇率无需升值。”

“我们需要对中国经济有一个全景式的分析判断,去除目前政策中比较严重的部门化、碎片化的东西。”

“制定一个战略,需要集合全国相关专家的智慧,要找真正熟悉情况的专家去研究,要真正接‘地气’。”

……

向松祚

关于中国经济何去何从,经济学家、企业家、一线改革者众说纷纭,开着各自的药方,有的药方乍看起来似乎有道理,但只要深入思考,就会看到实际上 是头痛医痛、脚痛医脚,是瞎子摸象。如今,中国经济已经到了关键的十字路口,我们不能再简单地“摸着石头过河,”因为当石头摸不着时,当水浑不见底时,我 们就可能掉入深渊,不再有回头路可走。

在面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各种困境时,在中国经济已经不可能自我循环时,在中国经济改革必须进入深水区,甚至涉及政治、文化、生态改革时,中国,需要有更宽的视野,更大的视角,更高的谋略!这是当本刊记者采访完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后,留下的最深印象。

中国经济出现“四大怪象”

记者:近来,您在多个诚提出中国进入“高货币化”时代; “货币信用自身内部循环、自我‘空转’的数量正越来越大;虚拟膨胀实体萎缩……”,能否请您谈谈,中国经济这是怎么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按照以往理论解释不了的现象?

向松祚:我认为,总体来看,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出现了至少四个难以用传统理论或主流理论解释的经济现象。

第一,从增长速度和总量上看,货币金融体系的所有指标远远超过了实体经济的指标,即虚拟经济严重脱离了实体经济。

从全球范围来看,我们选弱币金融领域里的“十大指标”和实体经济领域里“五大指标”(如:军事GDP的增速、企业利润的增速、财政收入的增速、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失业率等)来分析,都可以看到以上现象。

这些都很难用传统理论来解释。例如,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模型把经济体系分成货币市惩商品服务市场,理论上讲经济将会达到动态平衡。不过,目前全 球货币金融领域过度膨胀,脱离了实体经济,全球经济并没有达到动态的平衡。中国经济也是一样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也认为:“目前中国经济最大的 问题是,企业都是‘去实就虚’。”这一现象确实需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第二,在中国的货币金融体系中,货币政策宽松的同时民间融资仍很困难、利率也很高。

例如,我们持续不断地增加货币供应量,国内的货币政策也比较宽松,但是民间的融资或者说真正的市朝融资却很困难,其利率也非常高。

按照传统理论来讲,当一国的货币政策相当宽松时,社会整体的利率水平应该是下降的。不过,客观上看,目前国内的利率水平不仅没有下降,还在上升,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民间高利贷,其利率都很高。

第三,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宏观政策的效果在大幅度下降。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