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人才竞争力 中国有哪些功夫要下?

增强人才竞争力 中国有哪些功夫要下?

【编者按】近期,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哈佛大学高级研究员王辉耀博士在“国际人才竞争与中国人才战略”的演讲中,就各国人才竞争战略,中国的应对之策做了深入分析。光明网记者特将王辉耀博士演讲记录整理,以飨读者。

人才竞争

人才流动:全球化第三个浪潮 中国须抓住机会

首先我想跟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国际人才竞争的理论。实际上国际人才在世界上已经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了,自从全球化开始以来,国际人才的理论开始不断延伸。像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李斯特就把国家的生产力分成三个层次,有天然的资源、社会状况和精神力量以及人力的资本。我想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他曾经在《国家竞争优势》这本书里面提到了,人才是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一个关键所在。理查德·佛罗里达原来是美国的教授,后了去了加拿大,在多伦多大学,他有一本书非常有影响,叫《创意阶层兴起》,他提出了一个“3T”理论。什么叫“3T”理论?技术(technology) 、创意人才( talent ) 和包容( tolerance) 。他发现在美国,凡是很有创意的城市,包括像硅谷,像波士顿这类城市,人才都是非常地活跃。包括像对同性恋的容忍,他觉得跟他们城市的创新指数是相关的。

人才理论也有讲到人才的流失和人才的回流。比如说比较著名的有代表性的70年代的,现在也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个教授,叫巴格瓦迪,是一个印度人。他发现六七十年代,大量来自印度的学生,在学完以后都会留在美国。印度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培养,基础教育阶段,但是成果最后都流失到美国了,他把这个现象叫做人才流失。这个现象在六七十年代,包括像台湾,像东南亚一些国家也是这样,印度更是特别明显了。

到了90年代诺贝尔奖获得者卢卡斯研究发现,即使很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学生呆在了美国,或者是移民到美国,但是总有一部分人,比如说20%到30%因为家庭的原因、故乡的原因或者是经济上的一些机会原因,还是会回去。所以他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叫人才回流。当然还有类似的一些国家学者都做了这方面的研究。比如说一个学者发现,有30%的不是在美国出生的移民,当他们到美国第一个10年或者是第二个10年的时候就回国。这是发展中国家出现的人才回流。

到了快2000年的时候,一个新的理论又开始出现,就是人才环流,这是通过研究中国台湾,包括韩国这种海外人才跟祖籍国之间的流动,提出来的概念。这个概念后来被加州大学的信息学院的院长做了最全面的总结。他根据在硅谷或者是新竹工业园,包括在中关村,印度的班加罗尔等地的研究,发现这些创业的人,包括这些人才来回的流动是非常频繁的。所以他提出人才环流的概念。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背景,就是国际人才的一些理论,从国际上这些专家角度是怎么看的。

我把国际人才的竞争放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下来看,提出“全球化的三个浪潮”这么一个概念。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包括郑和下西洋,航海的技术带来了货物的流动,货物的流动实际上是我们第一个全球化的浪潮,远洋技术不仅带来了货物,也包括带来种子的流行,也包括带来疾病的流行,包括各种食物、植物都流动起来。这个是我们最早的全球化。这是全球化的第一个流动。

随着全球化的国际贸易,货物流动也带来的全球化的资本流动,比如说荷兰股票市场是在17世纪开始,这个时候为了要支持货物的流动,资本开始流动起来了。现在资本在全球流动十分顺畅。

前面两次是20世纪最大的全球化浪潮。而且第一个浪潮里面,中国已经赶上来了。中国现在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特别是我们在消除货物流动的壁垒之后,比如说2001年中国加入WTO,加入WTO的概念就是我们消除了货物流动的壁垒,再也没有每年的最惠国待遇,我们的纺织品再也没有配额的限制。减少了货物流动的壁垒,中国井喷式的增长就开始了。中国的繁荣或者说所谓的中国模式、中国的崛起,在最近这10年表现的特别充分。比如说我们的GDP增长5倍,我们的贸易增长了6倍,我们对外投资增长了六十倍。我们看到消除了货物流动的壁垒给中国带来的好处。

这两个全球化浪潮已经非常充分地在进行了。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新的全球化浪潮,就是全球的人才流动。这一块实际上是刚开始还没有多久,我们刚刚经历完了中国农民工的流动浪潮,2.6亿农民工流动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繁荣。如果我们抓住这个机遇,让人才开始流动起来,中国将会迎来更多的发展。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