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新村的安居梦(2)

苗族新村的安居梦(2)

核心提示:新发村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北部,平均海拔1800米,气温偏低,气候寒冷,是多种民族共同杂居的村寨,少数民族占70%以上。争取发改部门资金99.77万元;驻建局资金30万元;扶贫局20万元;民政部门资金40万元;民宗局资金9万元;财政奖补资金30万元,共计228.77万元 。

统一修建、平等分房。修建房屋按照统一式样、统一质量、统一标准、统一进度、统一平整地基、统一规划三个水池、统一规划3个公厕、统一集中圈舍、统一架通通电线路、统一硬化村内道路及院落进行修建。房屋分配在修建完工后,对房屋从1-50号进行编号后再进行集中抽号,抽号必须具备出工平均的原则进行,如出工较少的农户,可以以请工补工的形式或以40元钱计一天工的形式补工。

让群众全程参与、让厂商无机可乘。每次去了解市场价格或采购,邓人华都叫上村支两委负责人一起。每次定价,都要向这50户村民一一征求意见。每次去谈价格的时候,邓人华都早早和商家亮出自己的底牌:“不需要你请吃饭、不需要你送东西、不需要你给回扣,最低的价格能是多少?”有些时候让商家都发愣:“没见过这样来采购的人,傻乎乎的。”

三、取得的成效

如今,一排排规划整齐、统一苗族风情的50户新楼房已矗立在充满生机的田野上。50家无房户、危房户、居住困难户将不花一分钱就能住进漂亮、整洁的苗族新村。预算的资金一分也没有超支,奇迹的“始作俑者”六盘水市人大的驻村干部邓人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村官又一年。2012年3月,两年帮扶正式结束,想到最初带民致富的毫情壮志,邓支书又萌生新想法:继续留在新发搞帮扶。他的要求很快得到组织部门、派出单位的同意,顺利在新一轮联乡驻村活动中留在了新发。

留下后,他一方面继续推进新村建设,带领村支两委进行“四在农家”建设、修路、解决人畜饮水、种植核桃和马铃薯、修建兴发小学等等。另一方面,他还把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帮扶重头戏。在他的带领下,全村面貌焕然一新,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现达4800余元,是2009年的3倍。

陌路变至亲。刚到新发时,并没有人注意到邓人华。“以前来我们村扶贫的多了,都是悄悄地来,很快又悄悄地走了。邓人华个子不高,斯斯文文的,乡亲们都没把他当回事儿。”村支书杨常勋说。然而三年后的今天,村民却把他当成了心上人,亲切地称他“小邓书记”。“很多人去活动室,有事没事总要带上几个核桃、鸡蛋等土特产,不知不觉地放到他办公室。” 建新村的时候,50户村民看他日夜操劳,组织每家拿出40元钱共2000元送给他当电话费,被他一一退还。今年,当地苗族群众破例为他织了一套苗族服装,按当地习俗这种衣服不能送给外族人。“为我们修路,修房子,还帮忙种地……,最亲的人也没这么好。”对于小邓书记,苗族汉子杨文武打心眼里认可。

专题相关:

群众工作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启事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