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正道》第三期:身边的导师——列宁(3)

《梦回正道》第三期:身边的导师——列宁(3)

【PART3】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

主持人:那么我们来看一下下一个题板的名言: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那么我们知道列宁他一生当中很少有时间能够休息,那么他工作的强度到底有多大,休息的时间到底有多少呢?姜老师。

姜老师:具体说休息时间有多少,但是据我了解,也看了一些资料,觉得列宁工作强度一生是非常大的。

主持人:大到什么程度?

姜老师:比如说他一般工作每天都是十几个小时,最严重的时候每天工作20个小时,他晚年的时候他采取这种,因为他不能正常工作,采取书信口授的方式来争取工作时间。  

主持人:列宁他曾经还说过他要感谢那位刺杀他的人,正是因为他的刺杀才让列宁一生当中有了唯一的一次休息的机会。李老师请您跟我们说一说那次刺杀的经过是怎样的?

【短片】1918年8月30日傍晚,列宁在莫斯科米赫里逊工厂参加完一个群众集会,被工人们簇拥着向汽车走去。兴奋的人群涌动着,拥挤着,一个男人突然高喊道:“大家不要挤,让列宁同志先走!”就在人们把注意力转向这个男子的时候,突然响起了三声枪响,列宁应声倒地。第一枪射中了列宁的左肩,第二枪射中左胸并穿颈而过。

李老师:刺杀是这样的。实际上列宁一生遭到刺杀有三次。第一次就是在列宁被刺杀那年的年初,那次刺杀是没有成功。第二次刺杀,咱们讲列宁被刺杀就是第二次,1918年的8月,列宁在一家工厂去做演讲的时候,从会场出来,结果遭到社会革命党人卡普兰的枪击。但是这个刺杀,就目前来说,我也搜了一下网上,我也搜了一下传记里面,可能有一点点的争论。争论是什么?是说卡普兰这个人眼睛非常近视,近视程度非常之高,几乎等于半瞎。说卡普兰连开三枪,两枪都打中了列宁,说不太现实,这是一种说法。但是事实上,今天俄罗斯官方,当年的官方认定还是卡普兰刺杀。但是刺杀以后,很快地,三天之后就把卡普兰给枪毙了。这当时是一个遗憾,就是没有来得及查证更多。

主持人:现在就无从考证了。

李老师:无从考证。但是基本上我们就认定是卡普兰对列宁枪击。所以这次枪击事件对列宁而言,应该说乃至到列宁的死,肯定这次枪击是有直接关系的。所以列宁所谓感谢他,是因为终于有个时间躺下来,一个是休息一下,再一个能够认真地看点书。因为他当年刚刚取得胜利,各项工作都在开展之中,他没有时间,他停不下来。现在停下来,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这句话。

主持人:那么在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初期,肯定是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就像刚才李老师说的肯定有很多工作要完成。但是列宁他强调休息的重要性,但是他自己的休息时间却又非常地少,这种矛盾的思想体现了他怎样的思想呢?两位老师。

李老师:我自己根据我对我们党历史人物的了解程度,我觉得毛泽东跟列宁这点上很像,他一生一辈子除了工作就是读书,列宁也一样。他当时读书,应该说一个是涉猎的范围广,而且列宁的哲学思维能力非常之强。那么他这块晚年,他其实也还是比较注意劳逸结合的。他劳逸结合,他年轻的时代,我查了他年轻的时候,年轻的时候是什么呢?习惯在家里面,在院子里面弄两个杠子,弄一单杠自己锻炼。实际上到晚年,特别到后来,他最大的休息就是散步,一般情况之下,他没有太多的剧烈活动,就是散步。那么他注意散步,注意休息,同时他讲了,为了更好的去工作。那么他讲这句话的时候,他也是想力求什么呢?征得给无产阶级一个正当的权益,工作权益,他是从这个角度去讲的,他反映了这方面的想法。

姜老师:刚才李老师讲的非常好。列宁是个辩证法大师,他非常懂得休息和工作的关系。有个干部疗养院,当初是被取消了,列宁知道以后,好像很生气,他就致信给负责人,一定要把这个疗养院给恢复了,让干部们得到充分地休息才能工作。在列宁的指示下,这个疗养院就恢复了。刚才李老师讲了,年轻的时候,流放的时候,监狱的时候,他都非常注意锻炼身体。

主持人:注重劳逸结合。

姜老师:他对探监的家属说,身体就是革命的本钱,如果没有好的身体就不能从事这种艰苦的革命工作,他锻炼,在监狱里做俯卧撑,洗冷水澡,就是非常非常地知道注重锻炼身体的重要性。但是到了晚年,由于革命的需要,他还是把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这种工作中。据记载,当他中风以后,就是口授的时候,口授工作的时候,跟中央委员商量,每次口授一般是5到10分钟,不能超过10分钟,但列宁口授基本上每次都超过10分钟,而且他晚年的时候工作量是非常大的。据资料记载,他在17天的时候,口授了29封函电,写了两篇文章,工作强度是非常大的。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