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考上公务员12年未被接收”谁之过?(3)

【案例】“考上公务员12年未被接收”谁之过?(3)

“考上公务员12年未上班”责任到底在谁?

在众人的羡慕中考取了公务员并当上人民警察的宁阿娜,12年了却并未在彬县公安局上一天班。从2001年起,宁阿娜往彬县人事局、公安局先后跑过数十趟,人事局的答复是:找公安局解决,公安局的答复一直是找领导解决,而当年的知情领导早已调往外地工作。

12年后宁阿娜录用一事,用人单位和宁阿娜本人各执己见。用人单位彬县公安局对媒体的回复中称:宁阿娜是2001年考录的,但在规定时间内不来我局报到,这么多年自己背着档案在其他单位上班,应自负责任。宁阿娜本人表示12年来她一直在为上班而努力着,她不可能不去报到而放弃这个当警察的工作,由于长时间不能上班没有收入,她只好打临工,再说,即便是她不去报到,这12年来难道组织人事部门就不按规定辞退她吗?

我国公务员制度迄今已建立18年,公务员法也已实施5年了。公务员考试规模越来越大,涉及范围越来越广,社会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快,缺乏足够的经验积累,导致该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

陕西咸阳姑娘宁阿娜考取公务员12年未能入职参加工作,就表现出我们的考试录用制度是存在缺陷的,考试录用的周期长、成本高。现行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没有实行全国统一规范,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的考试成绩互不认可,这不仅使广大考生的求职空间大为缩小,而且无形中为用人单位录用优秀公务员设置了障碍。

要想解决这一问题,规范公务员录用程序,加强公务员录用制度的监管是关键。试想如果各地的公务员录用都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又怎么会出现领导外调耽误录取的事情呢?如果我们的监管到位,又怎么会出现各方面条件都符合要求的公务员录用后不去上班而无人问津的情况呢?因此,积极创新人事考试服务理念,推进人事考试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务员考试录用机制,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助力中国梦。

【启示与思考】

近几年来,公务员岗位都是炙手可热的“香馍馍”,公务员考试持续升温,报考人数逐年递增,甚至出现过上千人竞争一个岗位,考试形势日益严峻。对于一个经历千军万马成功抢过独木桥的宁阿娜来说,获得录取名额势必倍感珍惜,又怎么不去报到呢?其个中原因颇为复杂,非我辈能够弄清。但是,这12年中,宁阿娜为之先后跑过几十趟,皆被有关部门“踢来踢去”,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让我们不得不深味这“踢皮球”的做派。

政府部门,为民办事,本是职责所在。尽其所能,倾其所力,体现为民素养。但宁阿娜有疑询问,找人解决,为何总被“踢皮球”,致使“伤力”又“伤心”?

官方的回答又显得荒诞离奇,这样的解释后面,我们也不难看出其处理事情方式的粗放和随意。对于任何一名新近公务员,发生未报到的情况,其用人单位势必开展调查了解。彬县公安局不但没有及时核实,反而面对宁阿娜一次次的询问实行“踢皮球”战术,直至新闻曝光,还推说当事人没有报到,不免显得可笑之极。

反之,宁阿娜虽然自己的身份未被肯定,但为了不使警察业务生疏,宁愿选择千元工资的临时安保工作。12年的青春岁月,4000多个日日夜夜,她一步一步地走来。从平凡的她身上,我们不难看出思想上进、踏实勤奋、执着的闪光品质,与彬县公安局的推诿形成强烈的对比。    

笔者认为,彬县公安局连最基本的首问责任制也尚且没落实好,如何能保证保一方百姓安居乐业呢?逝去的12年青春,隐身的12年生活,请问该谁来买单呢?

“衙门”作风的确该改改了!否则,不仅会“累了民众”,还会“伤了形象”。因为,“民众”是主人,“形象”是根本。任何有伤“主人”的“仆人”,都该“下课”;任何有伤政府“形象”的行为,都该受唾弃。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