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工作制“提服务质量(2)

”三三工作制“提服务质量(2)

三、体会与思考

(一)加强开发区党建工作是实现党的组织建设与先进生产力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在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创造了“支部建在连上”的方式。这种组织形式把党的组织建设与武装斗争有效地结合起来,适应了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执政的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要求党的组织建设与先进生产力有效地结合起来,把党的组织建在经济社会最活跃的细胞上,使党的工作更好地做到代表未来,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人群中。这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

(二)开发区党建工作有别于传统党建工作,必须探索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组织格局。传统党建工作具有集政治、经济、社会功能为一体的“单位化”优势,开发区党建随着开发园区成批规划,滚动开发,规模效应的形成,大量的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面对这些发展快、分布散、变动大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必须从有利于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在按照地域、按照单位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更加务实管用的模式和做法,优化组织设置,使其更加有利于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三)加强开发区党建是针对社会结构和公共权力的结构转型作出的积极应对。开发区经济的形成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和社会、企业互动的必然结果。我国自80年代初兴办经济特区以来,各类开发区在全国快速发展,很多开发区已经发展成为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主要载体。开发区以其“小政府,大社会”精简高效的管理优势,在区域社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调整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开发区建设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公共权力转型的标志,要求党与社会的关系、与企业的关系作出相应的调整。开发区党建正是为应对经济社会结构和公共权力转变而形成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四)加强开发区党建是协调开发区利益,密切党群关系,增强党的社会凝聚力的必然要求。开发区是经济构成的最基本的要素,处于经济管理体制中的基础性地位,也是党群关系最基层的纽带。党的建设“要积极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这就要求开发区党组织切实维护好各主体利益,把党的工作做到代表未来,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人群中,把所属体系中最有影响的各类精英代表吸纳进来,把各类最活跃的社会组织中的群众领袖吸纳进来,把各类最主要的利益群体中的群众代表吸纳进来,实现积极有效的组织整合,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区域经济统筹发展。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