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学忠与贺凤英老人在天安门前合影
【阅读提示】
为照顾敬老院的老人,他放弃了年收入十几万元的生意;他动员妻子到敬老院养猪,让女儿给老人端屎端尿;他先后为309名孤寡老人养老送终……他叫冯学忠,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三河湖镇敬老院原院长。
冯学忠,今年58岁。担任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三河湖镇敬老院院长21年来,他把一个仅有5间平房的小镇敬老院发展成了省一级敬老院,院里的老人由5人发展到161人,老人的平均寿命增长了5岁。21年来,他先后为309位孤寡老人养老送终,是老人们公认的好儿子。
肩挑重担踏征程 敬老院5间房子变成100多间,院里养猪养牛增加收入改善条件
冯学忠在三河湖镇是一个名人。上世纪80年代初,他在全镇第一个买了“解放”车跑运输、第一个到滨州市里开饭馆,也是全镇第一个万元户,每年都有十几万元的收入。
1989年的三河湖镇敬老院仅5间平房、5位老人,满院子杂草。这时,镇领导点了冯学忠的将。
“说实在的,当时组织上和我谈话,我没敢马上应下来。一来当时30多岁,觉得整天伺候老人的活儿没劲;二怕干不好。”但当冯学忠在敬老院遇到参加过淮海战役的白金文老人时,看着老人那渴望的眼神,他的心“咯噔”一下:这样的条件可不是功臣该享受的待遇啊。他决定挑起敬老院院长这副担子,这一挑,就是21年。
为改善敬老院的环境,冯学忠开来了自家的拖拉机,割杂草、拉土垫院子。冯学忠有10亩果园,自从当了敬老院院长,他每年都白送敬老院1000多公斤水果。敬老院里缺什么,他就从家里拿什么。
为了增加敬老院的收入、改善老人们的生活条件,冯学忠决定利用院里的空地养牛、养猪。可敬老院工作人员每月工资只有200元,谁肯来养牛、喂猪呢?他想到了是养殖能手的妻子。
“我不去,我要是再去了咱家还咋过?”妻子生气了。是啊,冯学忠这一去,家里汽车卖了,餐馆也关了,一年下来起码少收入10多万元,妻子养猪和10亩果园成了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但吵归吵、闹归闹,最后冯学忠还是说服妻子来到敬老院,办起了养殖场,新上养殖项目当年创收5万多元。随后,敬老院又建起了饭店、商店、老年浴池、卫生室和缝纫店。看敬老院招人实在难,冯学忠又让卫校毕业的女儿推掉舒适的工作,来到敬老院为老人端屎端尿。
千方百计敬老人 “爹好娘好不如你待我好……”
“我2001年腊月二十二来的时候,是四五个人抬来的。要不是冯院长,我说啥也活不到今天。”提起冯院长,73岁的周春英老人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为治好老人的病,冯学忠请了西医请中医,连续为老人治了半年多。老人的病不但好了,而且还能织渔网。
院里老人多,每天都有几个卧床不起的,为此冯学忠准备了一张小床,哪位老人病重了他就搬到谁的房里。全院100多间宿舍他每晚上都要转好几趟,生怕老人从床上掉下来或是晚上生病。现在三河湖镇敬老院的老人平均年龄由75岁增长到80岁,平均增长5岁,年龄最大的郑其娥老人今年已经99岁。
“要不是冯院长,俺这一辈子也到不了北京。”正输液的李俊英老人说。“我们上北京就是因为贺凤英的一句话。”2000年贺凤英老人得了一场大病,冯学忠整天守在老人床前,喂水喂药。一天,老人无意中说了一句:“要是能到天安门看看‘毛主席’(像)多好啊!”老人病好后,冯学忠始终惦记着老人说的那句话,他决定带这些孤寡老人外出转转。
2001年11月16日,冯学忠领着贺凤英、李俊英、郑其娥、王振兴等37位老人踏上了开往北京的专车。在故宫,腿脚不灵便的贺凤英老人走了几步就走不动了,冯学忠二话没说就把老人背起来游完故宫。
2008年4月,92岁的贺凤英老人弥留之际拉着冯学忠的手说:“爹好娘好不如你待我好……”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娘啊,儿现在不光是您的儿了,还是敬老院那些孤寡老人的儿啊”
在三河湖镇,一提到冯学忠都知道他是大孝子。当初去敬老院工作时,冯学忠对母亲说:“娘啊,我白天在那里上班,晚上回来陪您。”可到敬老院后,冯学忠白天黑夜地忙,两三个月都回不了一趟家。有时老母亲想他了,就让大儿子骑三轮车带她到敬老院去看冯学忠。
2006年2月13日晚上,老母亲突发脑溢血住进医院。冯学忠心急火燎地刚赶来,就接到敬老院的电话,说王振兴老人得了脑血栓,冯学忠看了老母亲一眼就又赶回了敬老院。
老母亲在昏迷中喊他的乳名,二哥找到他叫他去看望母亲,冯学忠说再稍等一下,气得二哥叫喊起来:“冯学忠,你是院长你真伟大,老娘快死了你都不去看一眼!咱娘算是白疼你了!”
冯学忠再赶到医院时已是第二天早上6点,母亲已经脱离了危险。望着老母亲憔悴的脸,冯学忠心里就像打碎了五味瓶。
冯学忠在床前坐着,母亲却看出儿子心里的焦急,便用微弱的声音说:“金啊,你忙你就去吧。我这里有你哥!”“娘啊,儿现在不光是您的儿了,还是敬老院那些孤寡老人的儿啊!”老母亲的话,使这位一向坚强的汉子再也忍不住了,他趴在母亲床前放声痛哭:这些年的劳累,多少委屈,多少辛酸,全都化作泪水。
“感谢老天爷,让俺娘又活过来了,要是那次老娘活不过来,我这一辈子都会不安。”说到这儿,冯学忠脸上挂满了泪花。
由于长期劳累,冯学忠自去年以来先后三次因病住院,今年4月从敬老院院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但是他依然关注着敬老院的老人们。
为老人服务是对社会的一种责任,也是个人道德的展示。我愿把我的一切奉献给老年事业。
——冯学忠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