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夏春喜(右)经常将联系帮助的阿坝州民族中学高一贫困学生接到部队加餐和辅导。邢珊瑚摄
一张镌刻着高原风霜的脸庞上,没有太多表情。唯有那双眼睛,令人难忘。
这是一双军人特有的眼睛。曾在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中亲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曾在应对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中令不法分子闻风丧胆,也曾在特大自然灾害发生时给灾区群众送去信心与温暖……
12月初,在冰封雪裹的雪山草地。我们走进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首府马尔康的军营,寻访这双眼睛的主人、传说中的雪山草地 “实干司令”——阿坝军分区司令员夏春喜。
“哪里有灾情,哪里有司令”
2008年3月14日,夏春喜上任不足一月。西藏拉萨突然发生民族分裂分子打砸抢烧暴力事件。次日凌晨2点,他接到消息:若尔盖县有分裂分子蠢蠢欲动。夏春喜连夜冒雪驱车300多公里,第一时间赶到若尔盖县,果断调集黑水、茂县等地民兵火速增援、异地执勤,成功阻止了分裂分子打砸抢烧。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州府马尔康突现异动,州委领导急电夏春喜回援,并指派他担任现场指挥员。
夏春喜在冰雪路上一路狂奔,赶回军分区。此时,已有不法分子煽动不明真相学生准备上街闹事。到达现场后,夏春喜冷静观察,随即指挥应急民兵配合现场干警:“把恶意煽动的先拿下!”10多名混在人群中的“冒牌学生”被揪出来后,夏春喜又带领民兵深入学生中反复做工作,最终劝散了大家。
同年5月12日,天灾降临——阿坝州汶川县发生举世震惊的特大地震。震后10分钟,夏春喜下达紧急动员令。震后半小时,他在通信中断,接不到上级指示的情况下,带领一支300余人的救援队不顾一切奔赴灾区……
路堵了,他带着大家徒步行军。一路余震、飞石不断,他几度遇险,脸被飞石划破流血仍全然不顾。强行军98公里到达理县,他立即组织当地民兵奋勇自救。
5月31日,邱光华机组不幸折翅。10天后,直升机残骸和烈士遗体在大山深处的绝壁悬崖被发现。夏春喜三上赵公山、两闯大红崖,带头背运遗体,亲自把烈士领回“家”……
随后,夏春喜又带领黑水民兵先后参与玉树抗震救灾、抗击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和映秀特大泥石流灾害,转战多个战场,屡建奇功。灾区的群众口口相传——“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夏司令。”
“海拔高,工作标准也要高”
2008年2月底,上任不久的夏春喜来到独立营蹲点。深夜2点,他突然下达全营紧急拉动命令,要检验一下军分区这个“拳头”究竟行不行。“54分34秒!”夏春喜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一个作战师全员拉动的时间。
“没看到你们的高标准,却把我的血压整高了,”夏春喜语重心长地与营连干部谈心,“平时不流汗,战时会流血。”“海拔高,工作标准也要高。这样更能体现在艰苦地区的作为。”他连夜组织干部开会,寻根究底,分析原因,制定措施。一周后,夏春喜再次到这个营搞了一次突然袭击,时间缩短为6分12秒。
没想到,仅仅过了半个多月,夏春喜的话就在阿坝“3·16”反骚暴乱中得到印证。全营官兵英勇顽强,连续五次冲锋,成功将被围困的州县领导解救出来,被成都军区授予“献身使命模范营”称号。
独立营紧急出动标准刚刚解决,夏春喜又遇到一件烦心事。
汶川地震发生不到半小时,夏春喜就带着马尔康县民兵应急连赶往灾区。
经过两天一夜步行,当他们到达汶川县城时,县委、政府领导看到进到灾区的第一支部队,立刻在夏司令面前哭起来,夏春喜说:“现在哭没有用,赶紧向上级报告灾情,组织救援”。他组织人员在县城广场搭建了第一顶指挥帐篷,对13个乡镇救灾进行部署。“震中灾情十万火急,却上报不出去,上级无法及时组织救援呀。”因携带的北斗卫星在徒步奔跑途中损坏,不能及时将灾情向上级报告,夏春喜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我们是第一个走进灾区的,却不能及时上报灾情,拖延了救援时间,不然会有更多的生命得到救护。”在常委会上,夏春喜讲述了救灾期间通信装备的滞后情况,陈述了加强通信装备建设在遂行多样化任务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最终一份300万元通信装备购置方案在常委会上通过。
之后,军分区依托指挥中心,建起综合信息网、野战局域网、移动视频网和民兵信息网等网络,这些设施设备在后来玉树、舟曲救灾及维稳处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军队为民,天经地义”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都汶公路全线中断。救灾物资和人员不得不绕道雅安,翻越夹金山,多花3天时间才能进入汶川。其中老虎嘴至彻底关大桥18公里道路,每公里大小塌方20多处,峡谷两岸巨石悬顶、飞石不断,被视为道路保通的难中难、险中险。
危难之际,夏春喜把民兵突击队拉上都汶路。
路断桥塌,重型机械进不去,施工全靠钢钎、炸药。夏春喜吃住在工地,险难路段亲自上阵。昼夜施工93天,他硬是带领民兵突击队推平了塌方区、疏浚了壅塞体,使河道水位降低10多米,彻底打通了彻底关“瓶颈”。
此役,他整整瘦了9公斤,掉了一层皮。
2010年初,夏春喜在阿坝县阿坝镇调研时得知:该镇五、六、七村群众大多是近年来从外地迁入的,主要以采挖药材为生。由于没有渠道,药材难以卖到好价钱,有的群众连基本生活都难以保证。
“军队为民,天经地义!”说这话时,夏春喜一脸郑重。困难群众的境遇压得夏春喜胸口阵阵发紧。他围着镇子转了一圈又一圈……
“什么?你想把军分区的土地无偿借给村里建药材市场?”初闻夏春喜的想法,班子成员一片惊呼,“一没有相关政策、二没有上级指示。这可是在拿你的政治生命开玩笑!”
与时任政委张勇反复研究后,夏春喜果断拍板,“干!所有风险我来担!”
药材市场建成了,他又帮着招商引资,解决了物流、融资等问题。
如今,阿坝镇的群众坐在家里,就有人主动上门收购药材,价格也有了保证。大家都说:“这要感谢夏司令挖出了‘聚宝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