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党的群众路线与群众工作(3)

核心提示:张闻天在《出发归来记》中记载了1943年毛泽东和他的一段谈话。毛泽东对张闻天说,他有时对于一件事情感觉到毫无主意,感觉到沉闷,但一同实际接触,一同群众和下层干部接触后,主意就出来了,人也感觉轻松了。

第二,过去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十条好经验。

第一条经验,善于与最广大人民群众联系,并抓住关键性群体。

中共抓的第一个关键性人群是青少年。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成立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现在全国有一些地方在探索青春党建,比如说浙江的嘉兴,使党建工作适合年轻人的个性和心理特征。当然这个提法不一定准确,但是这项工作的方向是正确的。

第二个关键性群体是妇女。在古代中国,尤其是在农业社会,女人没有地位。国民党想改变这个历史,改变不了,而中国共产党做到了。1934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颁布了婚姻法,第一条规定废除童养媳,第二条规定废除一夫多妻制。从那以后,妇女开始被解放,妇女们支持革命,支持红军,还有很多妇女参加红军。战争时代,国民党要抓壮丁,八路军红军不用抓壮丁,因为老百姓会把孩子送过去当兵。因为解放了妇女,妇女在家庭里面不一定是重心,但一定是中心,上可以影响公公婆婆,下可以影响孩子,中间可以影响丈夫。谁抓住了女人,谁就抓住了男人;谁抓住了青少年,谁就抓住了老人。这两个群体抓住了,群众工作就做进了家庭。

第三个关键性群体是流动人口。流动人口,历史上叫流民、游民,他们漂泊不定,牵挂少,最容制造和裹入社会治安事件、政治事件。他们容易成为社会的负能量,但掌握得好可以变成巨大的正能量。

第四个关键性群体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上层和知识分子群体。历史上,我们共产党与知识分子群体保持联盟关系,对民主革命成功有很大的帮助。民族资产阶级的中上层是我们必须牢牢抓住的一个群体。

第二条经验,善于给人民群众看得见的物质福利与荣誉。毛主席说过,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群众看得见的物质福利。但是光给物质福利也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还要善于给荣誉。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没有那么多物质福利,很多时候我们是用给荣誉的办法解决问题。举个例子,上世纪40年代燕京大学教授埃德加·斯诺到延安见证了八路军艰苦卓绝的抗战。他发现在延安剧院里看戏,坐在最好位置上的不是共产党的干部,而是伤残军人的家属。他感到非常震惊。他在《红星照耀中国》第三集里专门讲述了这个故事。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物质匮乏,也是用给荣誉的办法解决问题。鞍山钢铁公司的前身是日本的制铁厂,原来在日本工厂工作的工人孟泰带领一群工人,让这个工厂恢复生产。他被评为全国劳模,来到北京开会,他和毛主席、周总理一起坐在主席台第一排。当时,共产党人就是用给荣誉的办法来开展群众工作,不全是靠人民币来解决人民内部的问题。今天我们都忘了这一点,动不动就花钱解决问题,这是很堪忧的。

第三条经验,善于从思想上教育群众、引领群众。过去我们教育群众、引领群众用的是四部曲:尊重、适应、引导、改进。如果我们一上去就要改变老百姓,老百姓是不会答应的,就犯了违反群众路线的大错误。过去我们做人的工作,第一步是要尊敬人家,第二步是要适应后进分子,第三步要说服和引导后进分子,最后一步才是改进。我们现在把前三步都丢了,上去就要改变,谁同意呢?讲一个发生在山东临沂抗日根据地的故事。1945年夏天,八路军夜里行军偷袭日军。在偷袭的过程中,老百姓家的狗叫了,暴露了行踪。罗荣桓同志要求打狗。老百姓不干,把狗藏起来。罗荣桓一看立即要求停止打狗,让所有的干部都到每个村去开群众大会,告诉老百姓打狗和打日本鬼子的关系。老百姓一听就明白,自己把自家的狗打死了。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帮助群众自己解放自己。这是我们群众路线里面最精采的一个观点。

第四条经验,善于通过各种形式把群众组织起来。把群众组织起来是共产党人做群众工作的好办法。如果百姓一盘散沙,中国共产党就不能凝聚民力和民智,不能实现革命、建设以及改革的成功。改革开放以来,小平同志之所以选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想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凝聚各方面人财物的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实现中国迅速富裕。目前把群众组织起来依然是我们的使命,该怎么组织,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过去我们有人民公社体制和单位体制把人群组织起来。这两大体制在改革开放以后大都坍塌了,我们用什么新的方式把人群组织起来,对于这个问题,共产党依然在寻找答案。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