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解决“四风”问题最终要落实到群众工作上

江西:解决“四风”问题最终要落实到群众工作上

原标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

解决“四风”问题,最终要落实到群众利益和群众工作上,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群众不断得到更多的实惠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本质要求。这次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任务是聚焦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四风”问题。解决“四风”问题,最终要落实到群众利益和群众工作上,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有了新的期待和要求。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在集中精力抓发展的同时,要更多地关注人民群众的民生感受,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进“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确保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同步进行。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逐步完善的原则,加快统筹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整合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整合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合理确定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实现社会保障待遇的正常调整;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更好地保障低收入者和特殊困难人员的基本生活。

做好就业保障工作。多渠道扩大就业,全方位推动创业,鼓励和支持城乡新增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完善就业援助和就业服务,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就业,进一步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开展技能就业专项活动,积极引导应届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统筹安排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全面落实保障性住房质量安全监管措施,加强保障性住房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在保障性住房新建小区内配置一定规模的商业、教育、医疗卫生等配套公共设施和物业管理用房,为小区投入使用后的社区服务和物业管理创造条件。加快城市棚户区、工矿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提升居民住房保障水平。

加快推进教育、医药卫生和文化改革发展。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提高各类教育质量,进一步缩小教育差距,切实保障人民受教育的权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整合三项基本医保的管理权限和职责,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严格规范地方基药增补,切实缓解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2.切实保障和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宪法赋予的人民民主权利。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公众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参与意识、对权利和利益的保护要求、对自身能力的发挥和自身价值的追求,呈现出越来越积极的发展趋势。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积极主动地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同时,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当家做主的各项权利,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客观要求。

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开放度。有关公共事务的决策、政策和措施,原则上应当予以公开,广而告知,加强宣传和引导,增强公共事务的可预见性。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推出“两公开一监督”活动,全面推行政务、厂务、村务公开,规定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部门要实行公开办事制度,以及开展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建设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政务网络乡乡通工程,等等,效果较好。

推进决策过程公开。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以多种形式不断扩大公众、组织和媒体对公共事务决策和执行过程的参与,形成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增强公共事务决策和执行的公信力和透明度。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应采取听证、公示、群众旁听等方式,广泛听取意见。

拓宽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各级组织都要着力建立健全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和形式,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建立科学有效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加强工会、妇联、行业协会、学会等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的建设,发挥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新兴媒体的作用,通过各种渠道掌握舆情动态,关注民生诉求。

加强社会监督。加大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以及其他监督的力度,对各级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制定和执行各项制度、方针、政策进行检查和督促,使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更好地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增强公务员的责任感。

3.推进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程序公平,激发全社会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创造活力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追求,也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当前,全国上下奏响了实现中国梦的时代强音。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推进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程序公平建设,有利于调动全体人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和提升人们的精气神,激发全社会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创造源泉和活力。

加强权利公平制度建设。着力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健全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加快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和工作机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发挥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

加强机会公平制度建设。加快建立覆盖全国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等公共服务领域,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使公共服务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包括困难群体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

加强规则公平制度建设。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断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坚决消除特权和“潜规则”;坚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始终把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放在重要位置,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加强程序公平制度建设。在制度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影响事件处理与决策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制定一套能够体现当事方与利益攸关方的地位、权利、机会平等的公正严谨的规则与程序,并在实施与监督过程中,做到开放、透明、规范,防止滥用权力、任意省略或扭曲程序,减少人为干扰和技术性失误。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