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禁办生子祝寿宴”,彰显政府反腐决心

【案例】“禁办生子祝寿宴”,彰显政府反腐决心

【基层执政案例】

【事件介绍】

 

湖南:接受不了“禁办生子祝寿宴”可辞公职

湖南省纪委在三湘风纪网上公布了《关于规范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网友征求意见。此外,有网友说,做寿、生子是人生大事,这都不准办酒,是利用公权干涉私权,对此,湖南纪委回应禁办生子祝寿宴,称接受不了“禁办生子祝寿宴”可辞公职。

据湖南省纪委披露,截至2013年7月29日8时,共有7361人次参与此次活动,收集到各类意见和建议共计239条,近九成网友支持严格规范宴请操办。也有网友吐槽人情账收不回。省纪委调研法规室负责人认为,“两个不准”只要在纪律的高压下运行半年至一年的时间,就会度过所谓的“利益失衡期”,待大家逐步适应新规矩,喜庆事宜的操办就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轨道。

日前,湖南省纪委调研法规室负责人表示,不准送礼、不准收礼的规定给绝大多数人减轻负担,规定出台后省纪委将确保规定监督检查的力度。

有网友说,做寿、生子是人生大事,这都不准办酒,是利用公权干涉私权。对此,湖南省纪委调研法规室这位负责人的答复是:“你是党和国家工作人员,就应当遵守党纪政纪国法,正如网友说的,你接受不了,可以退党,可以辞去公职。如果因为这而要求退党、辞职,我想不会有人挽留。”

禁办生子祝寿宴,靠侵犯私权防止不了腐败

收受别人送的礼金,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是贪污腐败。因为收受礼金可能存在腐败问题,因为有人做寿、生子摆酒之机敛财,就剥夺了所有人做寿、生子摆酒的权利,是既不合理也不人道的。而且,这么做也无助于消除腐败。因为,摆酒只是个形式,做寿、生子不准摆酒,并不意味着当事人就不会借做寿、生子生受别人送的礼金。

仅仅因为摆酒存在借机腐败的可能,就禁止公职人员摆酒,不过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举而已。按照同样的逻辑,一位公职人员喜欢抽烟,因为存在有人给他用烟行贿的可能,所以应该禁止公职人员抽烟;一位公职人员喜欢喝茶,因为存在有人用茶行贿的可能,所以也应该禁止公职人员喝茶。

可是,这么做合理吗?禁止公职人员抽烟、喝茶、洗脚、去娱乐场所消费等等之后,腐败问题就解决了吗?当然不会,只要公职人员是活生生的人,他就有衣食住行上的需求,行贿者就有可乘之机——只要他有受贿而不被察觉的机会,只要行贿者能够通过行贿从中获益,行贿受贿现象就仍然会继续存在,所不同者,只是换了个方式,更加隐蔽了而已。

只是试图扬汤止沸,却不愿去釜底抽薪,最终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疲于应付。摆酒、抽烟、喝茶等只是表面现象,既可以成为腐败的载体,也可以与腐败毫无干系。关键问题在于,相应的制度是否有效,是否能够让隐藏在其下的腐败无处可逃。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