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说过:“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相互制约。”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和制度也不例外。要想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两个问题必须解决。一个是理想既价值的问题。一个是制度既道路的问题。理想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制高点,道路是一个时代的奋斗方向,只有二者的辩证统一,也只有使二者从历史的逻辑和时代的逻辑中形成一种思想上的共识,才能凝聚力量。也只有使二者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中辩证统一起来孕育出新的思想体系,才能凝聚力量。这是历史的结论。
历史上所有的结论是有脉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科学发展中的历史结论本身就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因素,那就是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实践中,我们得出新的历史性结论,给某一事物从哲学原理上建立起既有终极意义的制度也有继续发展的渠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脉络有二条时代性的主线,一是如何发展的问题,一是在发展中如何解决社会矛盾的问题。在如何发展的这一问题中,我们确立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用以从继续解放思想的角度,不断破除体制瓶颈,创新社会管理,解决了社会在某些方面的发展中存在的不对称问题,形成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格局。在发展中如何解决社会矛盾的问题中,我们确立了反腐倡廉、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制度,不断解决社会在发展中产生和凸显的新矛盾、新问题、新现象,使世情、国情、党情在时代的变化中,在全球性各种现象的冲击中,始终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阐释了中国道路的历史内涵,始终让我们的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生产力条件都符合中国国情,实现中国梦为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
实现中国梦,既是现实的奋斗方向,也是历史性的奋斗方向,只有将我们的奋斗目标从历史的高度、现实的角度连贯起来,我们的目标才能实现,我们的理想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当前的社会制度,也是我们将来的社会制度,还是我们要始终不懈坚持的社会制度。我们要以这个制度为科学发展的立足点,也要以这个制度作长远规划的基本原理,从对这个制度的不断探索中用科学发展来实现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的关键要素有三个,一个是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的要素。只有实现了共同富裕,才能使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理想实现。只有实现了共同富裕,才能将改革开放时期提出的让少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带领大家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实现。只有实现共同富裕,才能回应人民期待,在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二是最大限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此集聚正能量,凝聚各种理想,汇聚成中华民族的共同奋斗目标,以创造的精神开创中华盛世。三是要继续解放思想,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孕育新的思想体系,使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能够从理论上、道路上、制度上始终与时俱进。实践证明,历史也证明,推动社会进步的最大因素是理论、道路、制度因素的不断创新,因为从政治规律上讲,只有这些因素的不断创新,社会才能在世情、国情、党情的不断变化中不会落后。这是哲学的结论。
毛泽东同志为此说:“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凡被群众掌握的正确思想,总是在社会的发展中处于不断实践和创新的阶段。对此,胡锦涛同志也说:“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这样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是发展中的基本原理,是结合世情、国情、党情孕育新思想体系的基本原理,只有不断发展,始终创新,才能促进社会进步,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制高点,使一个时代产生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当前,通过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形成新的核心,全党要以此为新征程的新起点,本着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的精神,深度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以新思想实现中国梦,使历史、现实、未来成为中国梦的美好画卷和理想高度。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