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民主在何种意义上确立(2)

中国式民主在何种意义上确立(2)

中国式民主在理论思辨中确立。首先,中国式民主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中国式民主没有背离人类政治文明的康庄大道,因而具有普遍性;但同时它又是植根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因而具有特殊性。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和普遍价值,有着共同的要素。但是,由于实现民主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在不同的国家可能极不相同,因而,世界各国的民主都带有自己的特征。在具体的国家制度形式上,民主制应该以什么样的制度形式呈现出来,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国家与社会的现实条件和发展可能。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其次,中国式民主是过程和结果的统一。民主水平的高与低,不是截然有别的对立面,而是一个连续谱,就此而言,任何国家的民主,都永远处于“进行时”而非“完成时”。所以我们理解中国式民主,不能以某种刻板的、定型化的模式去套中国式民主。实际上,除了某些特定的情形之外,民主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应对出来的。特定的、高度情景化且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各种时空要素,对于一国民主模式的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既有政治框架之下,不断满足各方面的民主要求,有效化解多方面的民主压力,逐渐生长出一套有生命力的民主模式,这才是中国式民主最真实的逻辑。最后,中国式民主是学习与反思的统一。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能成为学习对象的,只能是成功的发达国家。因此可以看出,正如在市场经济方面,我们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了很多管理、法制和技术经验一样,在民主政治方面,我们也已经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了很多的经验和做法。未来我们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仍然离不开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甚至还要学习更多的东西。但是,要看到,这种学习,不应是也不能是简单模仿和移植,而应当是基于主体性自觉之上的,即反思性借鉴之上的学习。一方面,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在应对自身困境上不无尴尬地发现,其民主制度所赋予的行动能力不足以有效地解决自身的问题;另一方面,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政治发展上的教训,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民主的精义在于使国家实现良好的治理,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离开了这一条,为民主而民主,可笑而荒唐。

中国式民主是一部历史活剧,我们永远需要敏锐的创想、精心的编排、冷静的慎思和忘情的投入。

(本文系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资助、中央党校2012年度校级科研项目成果)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