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当人使用

把人当人使用

“一个世俗社会,没有从小培养个人私德,成人就容易不遵守社会公德。政策多变,时有空子可钻;再加上法制有时被操控成柔性的。如果三个防护层都稀松,其总的结果当然是道德滑坡,物欲横流,乱象丛生,腐败透顶。”

这句话是控制论创始人维纳讲的。《控制论》于1949年发表之后,维纳在1954年出版了另一本名著TheHumanUseofHumanBeings,讨论“控制论与社会”。这本书中文版由陈步翻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出版。当时,禁谈“人性”的极左思潮尚未得到清除,译者和出版社可能都还心有余悸,故不敢直译书名,被迫曲译为《人有人的用处》——同语反复,毫无意义。这个英文书名,我认为中文意译应当是“对人的合乎人性的使用”,直译则应当是“把人当人使用”。

在人类历史上,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度,曾经有过“把人当祭品使用”,“把人当会说话的牲口使用”,“把人当愚昧无知的劳动力使用”,“把人当商品使用”,以及“把人当齿轮和螺丝钉使用”的种种情况,总之是不把人当人使用。当然,也有社会“把人当人使用”的情况。

在上一个世纪,计划经济同市场经济竞争了几十年,为什么结果是计划经济落败而市场经济获胜呢?我认为最深刻的原因就是计划经济逆人性而市场经济顺人性。中国传统的社会-历史哲学讲“势”,我愿把顺人性治理称为顺势治理,把逆人性治理称为逆势治理。顺势治理如水之就下,无须强加外力而效果颇佳;相反,逆势治理如逆流而上,必得强加外力而效果不好。

试回想中国施行计划经济的年代,各单位都需要党政工团妇不断做政治思想工作,需要开大会、做动员甚至开声势浩大的誓师大会,需要政治学习甚至不断搞运动整人,需要抓革命、促生产甚至挑灯夜战,还需要人人斗私批修,年年评劳模戴红花,“天天读”学毛选。结果生产还是上不去,经济落后,物资匮乏。改革开放年代,逐步推行市场经济,打破铁饭碗,实行雇佣制和聘任制,用市场、工资和奖金调节,调动人的利己本性,不再做那些无用功,结果生产上去了,经济发达了,物资丰富了。可见人性的力量。

责任编辑:闫文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