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潮流与中国梦(2)

核心提示:经过100多年的奋斗,我国才有如今的发展势头。如果丧失了这个势头,回过头来再找,谈何容易?!要保持发展的势头,就意味着必须保持开放的势头,保持对外合作的势头。要实现中国梦,今后几十年很关键。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尽管我们现在硬件上去了,但软件还差得很多。

苏联卫国战争打败了德国法西斯,很了不起。其战争的经济基础源于1928年到1932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一时期,正值西方处于经济危机。此时,斯大林的政策是开放的,即吸收国外好的技术、设备、资金、人员。西方原本对于前苏联是非常敌视的,但是危机来了,生产过剩,没有了市场,苏联又愿意要,当然就顺势而为了。斯大林曾对罗斯福说,苏联2/3的大工厂都是从美国引进的。因为是开放的,所以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很成功。但是,1952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提出了,全球的世界市场已经解体,出现了两个平行市场,即社会主义国家的市场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这是一种完全置身于世界潮流之外的思维。后来的戈尔巴乔夫是想改革的,他先搞政治改革。可是,因为经济上的封闭,一搞政治改革,国家垮掉了。

2011年,《华盛顿邮报》驻北京记者到我办公室采访我,坐下来的第一句话就是,吴大使,你们国家这10年发展得多好,我们这10年就打仗了。我们知道,2001年“9·11”那一年中国的GDP是1.15万亿美元,2011年中国的GDP是7.5万亿美元;2001年美国GDP是10万亿美元,2011年美国GDP接近15万亿美元。我跟这位对中国经济发展投来羡慕眼光的记者讲,那是因为我们顺应了世界潮流,而你们逆世界潮流而动。因此,今天我们对于中国梦的思考,仍然要着眼于顺应世界潮流。

                               在时代主题的变化中把脉世界潮流

(一)世界潮流跟时代主题的变化密切相关

小平同志在80年代初,会见外宾反复讲一个观点,当今世界面临两大问题: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也没有解决。那么,过去的时代主题是什么?1916年,列宁在布尔什维克党内提出:“我们的时代是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这是列宁帝国主义论中很重要的论断。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中国革命,以及战后一系列国家所爆发的风起云涌地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运动,都证明了列宁这个论断是对的,但是世界上的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时代也是这样。小平同志很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

现在我们的一些青年人包括干部,讲不清楚当今世界国际关系中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有说全球化,有说信息时代,有说中国的崛起,这都是一些反映。当今世界国际关系中最根本的变化是时代变了。改革开放前,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忧虑,那就是战争。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同志会见外宾时说,山雨欲来风满楼。20世纪70年代初,毛泽东同志会见外宾时说,现在燕子已经低飞了,意思是说,世界战争要来临了。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时代主题的判断,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这个九字令在全中国可谓是地动山摇。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的中心工作转到经济建设上来,这其中包含一个大的判断,就是战争在可预见的将来打不起来。我们的四个经济特区,全是靠近港澳的,过去因为靠近港澳属于前线,不予发展。改革开放之后,我们首先发展的就是沿海。这个大的判断很重要。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之前,中国处在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苏联垮掉了,东欧发生了剧变。当时,党内有些同志就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不是少一点什么东西?要不要再加一个中心,即以反和平演变为中心?这一期间,我在国外工作。那时候,我看国内寄出的报纸,就有“三资企业是资本主义复辟的土壤”的大字标题。试想,如果那时我们的思想停留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那么,中国人该干什么?关上大门,固守阵地。但是,小平同志说:“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由此,中国的大门不仅没有关上,而是开得更大了。1992年以来中国的大发展,证明了小平同志的决断是何等的英明。他的根据就是时代变了,从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时代进入到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

在战争与革命时代,战场上能够共赢吗?战场上是你死我活,不可能和敌人共赢;革命能够共赢吗?革命是推翻旧制度的暴力行动,所以也不可能和旧制度共赢。因此,观察到时代主题的变化,对于我们今天实现中国梦至关重要。今天世界的潮流就是,习近平同志讲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潮流。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