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品牌(6)

人的品牌(6)

——一位普通医生的中国梦

第四章:把付出当快乐

只要怀抱梦想,无论多么艰苦的付出,也能找到无穷的乐趣。”——贾立群

这是2012年4月初的一天,到任刚一个月的新院长、耳鼻喉头颈专家倪鑫找贾立群谈话:为贯彻落实卫生部新医改精神,缓解患者看病难,院领导班子要求大幅缩短B超预约时间。同时决定,把B超室从影像中心独立出来,成立超声科,由贾立群担任科主任。

当时贾立群是主管B超室的影像中心副主任,当时B超预约时间在两个月左右。

倪院长对贾立群说,你给院里写个报告,把B超室的人员和设备等情况分析一下,提出一个缩短B超预约时间的计划。

贾立群回到B超室,开始考虑院长给自己的任务。要知道,北京儿童医院的日均门诊量在八千人以上,每天B超申请单都有几百张,可B超室一共才8、9个医生,生了病都不敢轻易休息。他考虑了又考虑,测算了又测算,最后咬着后牙,在报告里写上把B超预约时间缩短到5天。可是能不能做到,他心里没有底。

一个星期后,院党委书记沈颖把贾立群请到党委办公室,对他说:“你的报告院长办公会讨论过了,B超预约时间5天还是太长,为了患者的需求,你看能否再克服困难,缩短到3天之内。”

贾立群的眼泪一下就下来了,他感到了千钧的压力。

沈书记静静地等他平静,书记太了解贾立群了,相信他在事关患儿的事情上,一定不会在困难前退缩。果然,贾立群在停顿了几分钟后说:“行,我回去再想办法。“

回到自己的检查室兼办公室,贾立群又掉下了眼泪。小屋里没别人,他让自己哭了个痛快。哭完,他去了趟卫生间。发生在卫生间里要求他加号的往事,突然出现在他脑海里。

那天上午,他从8点一直给患儿做到11点,才起身去卫生间。一拉开B超室的门,一群患儿的家长就围住了他:“贾主任给加个号吧。”一边争先恐后陈述着各自的困难。贾立群答应给他们把预约时间提前到两周。等他进到卫生间,正方便时,一位男士快步走到他身边:“贾主任,您给我们孩子加个今天的号吧,我们是从内蒙来的……”贾立群上午还有7、8个孩子没有做,下午又有会,就说:“今天加不了了,给你加明天的吧。”那男子用两只手抓住贾立群的左胳膊,“求您了贾主任!”一边使劲摇起来。贾立群招架不住,只好说:“我求您了!您别晃了……我给你加还不行吗!”

这位家长兴奋之余,把自己的“经验”和其他患儿家长分享:“贾主任可好了,你去厕所等他,赶上他正方便那会儿,你一摇他胳膊,他准给你加号,比摇车号好摇多了!”

从此就有患儿家长照此办理。

又一天,一位山西的患儿家长尾随贾立群到卫生间门口,按掐算好的时间闯进去时,贾立群却还没开始。原来贾立群在进卫生间时接到一个手机短信,他先回复了这封短信。这位家长就站在贾立群身边等。贾立群问:“你站这儿干什么?”那家长手持B超申请单只嘿嘿地笑。贾立群明白了,对他说:“你赶紧出去吧,你站这儿看着我方便不出来。我出去给你加!”随后,在一部分患儿家长们中就传开了:“现在B超加号比原来省事了,不用摇了,只要在卫生间拿着申请单看着贾主任,他就给加!”

贾立群记得,当他在医院中层干部会上讲到这两次遭遇时,全场人都笑喷了。

他自己没有笑,心里反而有一丝歉疚。北京儿童医院的患儿,百分之六十都来自外地,拖家带口,大包小包,在北京多待一天,就要多花一笔钱,他们比北京的患儿看病更难,才把他们的家长逼出了“厕所摇号”的招数。

贾立群想到这里,责任感在瞬间就压倒了所有的压力和困难。

第二天中午,贾立群召开了B超科成立后的第一次全体会。他说,从现在起,我们全科人员分成早中晚3个班。早班早6点上,晚班晚10点下。当天来的患儿,能当天做的就当天做,不能当天做的,预约时间不能超过3天。科里连贾立群一共有3个党员,贾立群号召党员带头多挑担。

过了几天,贾立群返聘的两位退休B超医生到位了,科里一位外调的B超医师也被调回。有生力量增加了,科里工作还是极其紧张。大家连上卫生间都是小跑着去,上正常班的人,有的直到晚上8点才能下班。贾立群鼓励大家:“咱们就辛苦这一两个月,把以前积压的患儿做完,以后就不会这样紧张了。”

而以后,无论是平时,还是节假日,加班成了B超科的常态,有时还需要全体加班。又不断地优化检查流程,从流程的优化里要更高的效率。

就这样,B超科做到了预约时间在3天之内。没有人为加班加点抱怨,大家从主任也是老师的贾立群身上,看到了榜样。

责任编辑:闫文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