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共筑滨海繁华梦(2)

浙江:共筑滨海繁华梦(2)

—浙江都市经济圈发展巡礼之温州篇

由于城市化程度远低于工业化程度,在温州,农村和城市是一层夹一层的。如何破解城市化瓶颈,成为摆在温州市面前的一道难题。于是,从2011年开始,温州启动3年建设城乡社区治理规范化。目前,全市5406个村已整合成为789个城乡社区。让农民带着尊严和财富进城,不再是美丽的幻想。

10年前,龙港人炸掉了镇口的“中国第一农民城”路碑,向世人展示了破旧立新的决心。如今,他们用一张新蓝图昭告未来,实现从农民城、产业兴城,再到现代化滨海新城的新跨越。周末,龙港公园里鸟语花香,居民们在树下闲庭信步,谈笑风生,一派惬意景象。龙港公园是鳌江流域第一座城镇水景公园,由于年久失修,一度荒废。近年来,龙港镇先后投入400余万元对公园进行全面改造,成为该镇的地标。过去10年,龙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每个龙港人都能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都市风”。如今,龙港新城以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和现代化都市区为目标,包括中央商务区、产业集聚区、港口经济区、现代农业综合区和新城拓展区等5个区块。今后20年内,龙港将成为现代都市气息与浓郁田园风光交相辉映的滨海生态都市区。

让温州人感到自豪的,远不止这些。今年3月,随着国内首条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开工建设,一张横贯大都市核心区、连接铁路温州南站与温州龙湾国际机场等重要交通枢纽、纵穿东部沿海城镇群、总里程达140公里的市域铁路网,逐渐展示在人们面前。温州人期盼已久的轨道交通梦,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温州市制定的市域铁路技术标准,有望成为国内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市域铁路标准规范。”温州市龙湾区市域铁路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林森自豪地说。届时,包含国际机场、高速公路、深水港口和市域铁路在内的立体化、交互型骨干交通网络将全面形成,大大便捷市民出行。对于拉开城市框架、实现各组团均好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品位档次、增强区域竞争力,解决“城市病”、促进民生改善,带动产业发展、提升装备制造水平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在S1线的石坦隧道段施工现场,挖机隆隆作响,工人挥汗如雨。“原来这边是一片杨梅林,涉及100多农户,大家一听要建铁路,都很配合,确保了工程去年10月启动。以后,我们社区附近有个龙腾站,出行更加方便。”龙湾区状元街道兴元社区工作人员朱绍娒说。

“十二五”期间,温州全力推进“井”字型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在建成温福铁路、甬台温铁路、甬台温高速公路、金丽温高速公路的基础上,已开工建设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绕城西线、绕城北线东延线和市域轨道交通S1线、东部综合交通枢纽等一大批重大项目。随着重大交通项目的完成,温州空港的交通枢纽作用将进一步强化,温州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城市有形腹地可涵盖台州、丽水和宁德等地区约16 万平方公里、2000 万人口,构建起到台州、丽水、宁德的一小时交通圈。

不仅如此,温州市积极创建海峡两岸(温州)经贸合作区,努力使温州成为海西区对台工作的中心城市和两岸合作交流的示范高地。都市对台综合服务平台、瓯洞对台经贸合作平台、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乐清海峡两岸经济合作试验区、平阳对台经济文化合作平台、文泰两岸度假养生合作平台等6大特色平台,为海峡两岸(温州)经贸合作区提供实体支撑。

山水辉映筑魅力

夜幕下,瓯江北岸一路流光溢彩,与江心屿的灯光璀璨、瓯江南岸的闪烁霓虹交相辉映,构成一幅曼妙的江景图。此时此刻,温州这座充满商机的城市,透着一种生态的柔美。

“城市如人。做人要有气质,一座城市也需要气质。如果一座城市都是钢筋水泥,就无法做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温州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晓春说。

永嘉县瓯北镇河田村,有村民330户,依瓯江而建。这个十几年前还相对封闭的村落,如今已经和温州大都市圈紧紧融合在一起。渐渐地,村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以前大家都喜欢住农村“通天房”,现在争着买商品房;以前喜欢把企业和家都安在温州市区,现在又陆续搬回来。

“生活条件好了,村民对环境的要求也更高了。”河田村村党支部书记许建新说,这些年,村里添了绿化,亮了路灯,建了公园,环境越来越好。之前,村里聘了两名保洁员,负责环境卫生。去年,在村民的要求下,村委请来正规物业公司,日常保洁人数有十几个人。

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竞争的基础性资源。纵观全球,但凡国际化大都市,除了经济发达外,必定也是一座生态宜居城市。

事实上,温州四季温润,气候很好,境内山海江河岛平原兼备,自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从原先的提升品位与档次,到现在的打造宜居城市;从原先的“六城联创”,到现在的“六城九市”,温州市注重自然综合治理,增进民生福祉的思路始终没有变。

如果说,瓯江是温州的血脉,那么,大罗山可以算作温州的脊梁。郁郁葱葱的大罗山处在温州“1650”大都市构架的核心区,是温州城市重要的生态资源。未来,大罗山将是温州市的“绿心”和“绿楔”,温州市区将环山发展。大罗山的功能定位也已经明确:温州标志性城市森林公园、综合型城市休闲养生中心和一流旅游城市支撑平台。开发建设目标是3年打基础、5年出成效、8年基本完成。根据初步计划,温州大罗山投资建设有限公司3年内将投资40亿元用于建设大罗山的公共基础设施。

眼下,来到乐清市,立刻会被这座城的蓬勃朝气所感染。市域范围内,有大大小小500余个工地,孕育着乐清未来的繁华。但,这并不是全部。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是该市追求的目标。走进中心公园,白鹭翱翔,鸟儿鸣叫,长120米、宽12米的大型音乐喷泉划出美妙图案。中心公园是乐清十大市级公园之一,也是乐清目前已建成的最大的综合性城市公园,公园占地面积17.82公顷,总投资1.3亿元。今后,乐清将在全市建成十大市级公园和17个城郊森林公园,供旅游和市民休闲。

目前,一个全新的绿道建设项目已经启动。该项目遵循“成网、串绿、慢行”要求,按照“一心两翼”的城市总体布局分核心城区、两翼城区、镇级城区三级进行建设,串联城镇内主要的生活区、商业区、工作办公区、音乐喷泉、公园及人文历史等景点,总长542公里,将凸显乐清境内山、海、江、河、岛、平原等自然元素。人在路上走,宛若画中游“这幅美好惬意的图景,将在不久后成为现实。

不仅是乐清,在温州市的发展规划中,处处透着生态元素:永嘉楠溪江的休闲度假和养生养老产业,泰顺县的国家级生态县,洞头的省内首个国家级海洋公园……按照该市的发展理念,生产环境决定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生活环境决定城市的生活品质,生态环境决定城市的档次品位。从这个意义上说,环境是未来大都市的核心竞争力。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