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恋爱一次,无论成败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至少应该恋爱一次,无论成败”这则语录出现在宁波理工学院生活园区的一个宣传栏,是负责学校生活园区的后勤发展公司贴出来的迎新标语,选自于李开复“给大学生的100条建议”。该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校方一贯以“不鼓励、不支持、不提倡、不反对”为态度对待大学生恋爱,这则语录也并非简单鼓励大学生恋爱,而是引导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恋爱观。
不过,网友认为“至少应该恋爱一次,无论成败。”明显就是支持学生恋爱。不过校方表示,“鼓励学生恋爱”的说法比较偏颇。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为了迎接新生的到来,负责生活园区的后勤发展公司在园区内布置了不少类似的宣传栏,里面的语录也比较多,这句话只是其中一条。后勤发展公司林先生也表示,生活园区有不少语录,包括学习、生活、情感等各个方面,如“比起考试学会自学要重要的多”。
他介绍说,一般情况下,后勤发展公司并不把这些内容对校方进行汇报,而是后勤发展公司自己决定,此次使用的语录校方之前也并不知晓,但是由于舆论的关注,校方已经让后勤发展公司对选取这一语录做出书面说明,解释选用的理由。但他也表示,这一句话要表达的并非是鼓励恋爱,而对于网友们的看法,他表示,不同的人对同样的话解读不同。
省省吧,荒唐的“至少恋爱一次”
大学生群体在生理和心理上已经日趋成熟,相比中学阶段,大学有可供自由支配的充足时间,有完备的设施、优美的环境,谈恋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因此,对于大学生的恋爱问题,高校早已不再明文禁止,转而采取“不禁止、不鼓励”的中立态度。以笔者之见,对于大学生恋爱,校方中立即可,鼓励学生、让学生“至少应该恋爱一次,无论成败”,则未免太过荒唐。
首先,它传递的观念是“恋爱是大学生活的必需品”。须知,恋爱固然美好,但它绝非大学阶段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因为,恋爱需要缘分,而缘分这个东西不是想有就有的。如果学生笃信“至少应该恋爱一次,无论成败”的宣传,在缘分未到的情况下盲目跟风,“为恋爱而恋爱”,那就不是恋爱而是“练爱”了。如此“练爱”积累的不过是不负责任的感情经历,轻则削弱学生正确的婚恋能力,重则给学生造成难以修复的感情创伤。
此外,即便是学生想跟风,也得有足够的条件。对于综合性大学的理工科男生而言,本专业女生稀缺,还可以“跨流域调水”,到女生云集的文科院系去寻觅。而对于宁波理工学院这样的理工科院校而言,整个学校都是男多女少,到外校找的难度又大,男生即便想跟风恋爱,也“资源有限”,所以必然会有男生在大学期间没有机会交到女朋友。学校“至少应该恋爱一次”的鼓励性宣传势必会给这部分男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使其怀疑自己的能力,严重的还可能给他们造成心理阴影。
其次,它传递的另一个观念是恋爱一次只是“保底”,多多益善,且要看淡结果。须知,真正的恋情应是双方确立关系之初就该把结婚、建立家庭作为目标,就该注重结果,把对方视为此生唯一伴侣。“至少应该恋爱一次,无论成败”等于把恋爱与结婚割裂开了,只是强调了学生爱的权利,而忽略了学生爱的义务和责任,只是告诉学生应该通过“练爱”积累感情经历,本质上等于“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多次拥有”。
再次,大学生虽然各方面日趋成熟,但毕竟还不够成熟、理智,尤其是大一新生。盲目地鼓励学生恋爱,容易使学生模糊恋爱与学业的边界,使其“热衷”于恋爱而淡化学业。同时,恋爱耗费的不仅是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也会加重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严重的还会诱发犯罪行为。此外,如果学生对于爱情没有明晰的认识,也容易出现未婚同居、堕胎、婚外恋等“过激行为”。
所以,如此荒唐的“恋爱鼓励”还是省省吧。对于大学生恋爱,高校的当务之急是进行有针对性的正确引导,通过开设《爱情与婚姻》选修课等形式,加强学生的婚恋观、性心理、性生理、性道德教育,使学生不跟风、不盲从,在抓住恋爱机遇的同时,也能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业的关系,远离不文明、不健康行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