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自信从何而来

理论自信从何而来

核心提示:理论要自信,党员要先信;理论要自觉,干部要先学。理论自觉来源于坚持不懈的学习。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学习理论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

理论自信,不仅为高层决策与理论工作者所需要,同样也为正在从事丰富多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基层干部、普通党员和广大群众所需要。唯有这种理论自信,我们的实践才有底气,才有方向,才有持久不息的动力。

作为地市一级,有责任把中央的政策理论及时、准确地传达到基层,把基层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总结提炼,以丰富、检验理论成果,为理论创新提供素材和营养。地市最大的优势是了解掌握中央的政策和理论,又直接面对群众,熟悉基层情况,是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再上升为理论的桥梁纽带。因此,我们必须首先具备理论自信,并用自信带动他信,为群众的生动实践奠定理论基础。

在加强学习中增强自信

理论自觉是理论自信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保持坚定的理论自信,是因为它自觉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自觉在实践中校正和发展理论,这也是我们党政治成熟和不断走向胜利的重要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本身就是理论自觉的一种表现。

理论要自信,党员要先信;理论要自觉,干部要先学。理论自觉来源于坚持不懈的学习。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学习理论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首先要加强学习,学了才懂,懂了才信。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要在分析、对比中加深体会,提高认识,做到学深学透,弄懂弄通。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理论自信才不盲目,才能持久,才能经受各种考验。理论学习是枯燥的,光凭兴趣不行,需要自加压力,还要进行必要的灌输。每年结合实际、区分层次,列出必读和选读书目,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同时要落实学习计划、述学、考评等制度,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其次要注重自省,言行一致,真信真用。学习理论不是为了装点门面,而应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能言行不一,阳奉阴违。要按照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要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镜,观照自己的言行举止,对症下药,“洗洗澡”,“治治病”,洗去思想上的灰尘,保持精神上的纯洁。第三要学以致用,解决问题,引导他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是一种书斋里的学说,天生具有实践性品格。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系统学习理论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破解本地发展难题、密切联系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等结合起来,使理论学习的过程成为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成为党员干部坚定信念、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推进工作的过程。

责任编辑:闫文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