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北京户口”承载了多少梦想?(5)

【案例】“北京户口”承载了多少梦想?(5)

记者采访中也发现一些高校学生对这项政策表示理解。中国人民大学在读博士张易认为,北京出台这项政策就像限购车房一样,属于“不得已而为之”。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主任、北大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肖鸣政认为,很多人希望在京落户,但北京各种资源承载力有限,这都是事实。出台年龄限制,标明相关部门希望落户北京的非京籍人才能为北京服务更长时间。

何处安放青春?

作为一名“超龄”毕业生,张易对自己毕业后的就业地域未作限定:不一定非要留在北京,哪里更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去哪里。他甚至认为,年龄限制能够促进“人才流动”。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彭剑锋也认为,北京市指导性意见具有积极意义。虽然指导性意见所能起到的调控人口的作用很有限,但是,国内各地区发展不均衡,一些不发达地区确实也需要在京毕业的应届生前去就业以带动当地的发展。

采访中,不少人表示北京拥有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资源,生活也很便利,这是吸引他们留下的重要原因。有分析认为,如果能将北京拥有的资源有选择地、合理地分散到其他城市中去,必然会有相应数量的人也转移到其他城市。这样,北京这样超大型城市的承载负担才会真正减轻。

【启示与思考】

股市飘红让人振奋(无奈它却总是飘绿)。但户口“行情”黑市飘红可不是个好信号。此“红”红出了些令人不安的味道。

这很可能意味着,甚至说几乎可以证实,捆绑在城市户口上的显性和隐形福利在增加。这样的信号,显然与户籍改革乃至整个社会改革的浩浩潮流是相悖的。

共识是,像北京这样人口规模已超过2000万的超级城市,无限制地增长是不现实的,也暗藏着危机。由此,北京户口缩紧的目标当然具有合理性。但缩紧的同时,户口上绑定的利益何去何从?若利益削减,就与户口缩紧的目标一致,二者可以形成合力,优化北京的人口数量和结构;若利益增加,则与目标背离。背离的后果之一,就是催生出户口黑市,并且越来越膨胀、越来越畸形。

户口“行情”黑市飘红,中介收费越来越贵,这意味着户口政策收紧而户口需求越来越大。不见合力,现实扭曲着:一边是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留京指标总量仅为1万人左右,落户北京越来越难;另一边是北京户口含有诸多福利,媒体甚至计算出一个户口的绑定利益超过百万元。

如何在人口控制的压力与人口流动带来的红利乃至自由迁徙的权利之间达到一种良性平衡,是摆在北京这样超级城市面前的大课题。刚性规划是最容易想到、被认为是立竿见影解决压力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很难说是良性的,也很难真正实现平衡。越来越红火的户口“黑市”就让刚性规划显出了尴尬——既增加了社会总体交易成本,又扩大了权力寻租的空间,还破坏了基本的公平原则。

超级城市的人口规划应该更具包容性,因势利导的柔性力量、长久安排往往更有效。如果说需要毅然决然,那么开刀的地方首先应该是户口上捆绑的利益。不动这一刀,不仅解决问题的效果大打折扣,且会滋生更深层的问题。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