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媒案例】
【事件介绍】
吉林农大图书馆设“学习包厢” 800元包年
大学四年,要说对学校的哪个地方感情最深,除了我们住过的寝室,恐怕就是图书馆了。在大家眼中,这儿不仅仅是博览群书的地方,更是一个学习的大本营。
在吉林农业大学图书馆二楼,设了一处独立的“学习包厢”。来这学习的同学,每年花800元就能成为这里的“房客”,得到完全是属于自己的学习位置。据了解,“学习包厢”很抢手,169个包厢全都有了主儿。记者走访发现,省内多所大学图书馆也都设有这样的研究间,都是统一标准收费。老师说,学生利用率高,考研率也跟着上升了。
格子间总共169个
15号,星期日。记者来到吉林农业大学图书馆,见到了这个“学习包厢”。走近,格子间四周封闭,只有顶部悬空。门上有锁,门板上有“吉林农业大学单人学习包厢贴”,上面贴有编号。从头走到尾,总共169个。
一个格子间敞着门,里面一个“L”型方台,一把椅子,厢板上挂着一个拇指粗的日光灯管。满打满算,空间也就一平方米大小,再容不下其他东西。
在大厅柱子上,贴着《图书馆学习包厢管理办法》,落款时间为2010年3月3日。上面列着5条规定,明确了禁用物品,严禁一厢多人用,不允许转租或转借他人使用,一经发现立刻收回,同时不退还当年所交费用。
感觉一个字:静!
没有人聊天,也听不到谁讲电话,静得连掉根针的声音都能进了耳朵,每一个脚步声都听得到。
“有事请先轻轻敲门,thank you”、“休息时间请勿打扰”、“珍惜时间努力奋斗”、“午休觉,勿扰,有事留言”……
每一个包厢门板上端的小窗户上,都贴着各色的便签纸,励志、警示的留言都有。窗玻璃被彩纸、明星照贴得严实。还有的在门口放了拖鞋、运动鞋,这儿显然已经被主人当成放松学习的“家”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