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飞机滑行5公里折返”彰显人性温暖(2)

【案例】“飞机滑行5公里折返”彰显人性温暖(2)

飞机为误机乘客折返,不必拿制度说事儿

飞机折返,让痛失女儿的女子能及时回家,温暖人心却引发争议,有人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诚然,准时起飞是机场的义务,为迟到乘客返航,没有制度依据。但机场打破规矩为迟到乘客返航,是正当之举。

任何规矩都无权要求人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执行,相反,在某种场合,一些规矩要让位于另外的规矩。此话已经透露了一个规则:服从还是放弃某种规矩,必须考虑具体的情景。机场已经明确表示,此次返航是有条件的。其一,晚间这个机场的航班少,返航对其他航班无影响,安全上也有保证。其二,机组人员说服了飞机上的乘客。打破规矩返航,乘客谅解。

机场也表示,如果不是航班比较少的晚间,或许就不返航了。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飞机打破规矩返航或者临时迫降,都是允许发生的,比如乘客生病。因此,处理一件事情,往往会有两种甚至三种以上的规矩发出不同的指令,而指令之间会发生冲突。如何取舍?方法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法律法规也好,风俗习惯也罢,规则制定出来就需要遵守。但不要以为打破规则就是错误,还得看具体场景。只看到其中的一种规矩就认死理,只会导致评价公共事件时有失偏颇,个人生活也会无所适从。

为民返航的飞机,滑翔出了群众路线!

为迟到的旅客返航,不仅仅在萧山国际机场的历史上不多见,就是在国内的机场历史上也不会多见的。最让人感动的地方则在于,这次返航不是为了明星,不是为了官员,也不是为了特权,只是因为一份母亲家逢意外时想要“回家”的迫切之情。

飞机能不能为一个人返航?这还真没有相关规定。正是因为没有规定,才在网络上引起了口水战。有人认为可以,是民意的期待。有人认为不可以,侵犯了他人的权益。笔者注意到,在这条新闻的跟帖里,有个细心的网友还算了一笔账:一、飞机滑行以及燃油方面的经济损失;二、全部乘客晚点;三、航空公司调度受到影响;四、造成进出港航班延误;五、目标机场晚点,影响目标机场调度;六、全部乘客的接机人延误。他的结论是:这样一算,整个社会成本至少有几万元。

其实,这账算得真还是仔细的,也是很有道理的。但是,我们要看这账目如何算?用什么方式算?尽管,飞机返航的事情没听说过,但是,类似的情况还是见过的。比如说警察奔赴千里之外抓获犯罪嫌疑人,只是为了追讨一部市民的手机,用这样的算法,显然是得不偿失的,但是,他们追讨的不是手机而是正义。前段时间,还有这么一档子事,一乘客的手机在公交车上丢失,为了抓住小偷司机让所有人员都不能下车,为此还与部分乘客发生争执,有人说这剥夺了别人的权益。要是用这种理论来看问题,的确因为一个人影响了其他人的权益,但是,我们更该看到的是,这也是为了保障乘客的权益,更是为了正义。为了正义,损失和付出是值得的。

这起飞机返航事件也是同样的道理,公司损失的是金钱,也许还损害了其他人的权益。可是用金钱的损失换来了善良的关爱,这不也是一种正能量吗?当然,对于其他乘客来说也损失了宝贵的时间,但是面对突然的不幸,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为了别人付出的担当。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

当然,对于飞机这样特殊的交通工具而言,我们也真的不希望看到它的返航不严谨,这需要我们每一位乘客都做到心中有数,尽量不给飞机添麻烦。无论这样的举动是不是科学,都请别用苛刻的思想来拒绝人性化的善良。如果这种为民返航的理念能够深入到每一位公职人员的心间,我们就能把群众路线走的更完。

为民返航的飞机,让民意起航,它的飞行路线划出了群众路线的美!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