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香平:解析中共领导人关于“中国模式”的论述(2)

王香平:解析中共领导人关于“中国模式”的论述(2)

(二)强调“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表明中国改革开放道路既突破了曾经对我们产生重大影响的苏联模式,又有别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彰显了不照搬他国模式而探索走自己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的建设经验曾给了我们以极大的参考、借鉴和帮助,但也因此在很长时间内使中国难以摆脱“苏联模式”。对此,邓小平多次提及,如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说:“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1](p2~3)1986年9月29日,他在会见波兰统一工人党领导人时说:“我们两国原来的政治体制都是从苏联模式来的。看来这个模式在苏联也不是很成功的。即使在苏联是百分之百的成功,但是它能够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吗?能够符合波兰的实际情况吗?”[1](p178)1987年4月26日,他同捷克斯洛伐克领导人会谈时说:“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我们搬了几十年,效果不好。”[6]

突破“苏联模式”,并不意味着有“自己的道路”,也有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疑问或可能性。有鉴于此,邓小平不仅多次反思照搬“苏联模式”的深刻教训,同时提出“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以与之相区别。早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就明确提出:“人们有这样的怀疑,中国这样搞四化会不会走资本主义道路。我们肯定地说,不会。”[7]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邓小平始终强调,我们干的“四化是社会主义的四化”。有些人“只讲四化,不讲社会主义。这就忘记了事物的本质,也就离开了中国的发展道路”。[1](p204)从这个角度讲,邓小平强调“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意在说明,我们探索自己的道路,也要时刻注意和警惕滑入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陷阱。

(三)确认“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表明了对我们党领导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中共十二大虽然表明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定决心,但这条道路能否成功,需要有一个实践检验的过程。中共十二大之前,邓小平在多数情况下只是宣称和展望我们要走出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现代化道路;十二大之后,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具体展开和深入推进,改革成效逐步显现,广大群众对这条道路表示满意,党的领导人也信心渐增。1983年6月18日,邓小平在同外籍专家谈话时说:“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现在的路子走对了,人民高兴,我们也有信心。”[1](p29)1984年6月30日,他在会见日本客人时说:“总的来说,这条道路叫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我们相信,这条道路是可行的,是走对了。走了五年半,发展得不错。”“现在可以告诉朋友们,我们的信心增加了。”[1](p65~66)正是在此基础上,中共十三大报告的主题确立为“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标志着中共领导人正式确认中国已经成功开辟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1988年11月15日,邓小平的著作集《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波兰文版出版,他在为这部书撰写的《致波兰读者》一文中说:“几十年的实践和探索使我们获得了有益的经验,深刻地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定要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实际相结合。从中国来说,就是要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p1258)

很显然,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是在开辟、发展这条道路的过程中逐渐增加的。当这条道路得到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普遍认可时,邓小平提出“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既是对我们党坚持“走自己的道路”的探索精神和基本理念的赞赏,也是对开辟这条新路所取得成效和经验的肯定和认可。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