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没一百万生我干嘛”如此咆哮当反思(3)

【案例】“没一百万生我干嘛”如此咆哮当反思(3)

别的先不说,那句“没一百万生我干嘛”对父母而言,有多大杀伤力不言而喻,这犹如刀子在割父母的心,当场流泪的父母是怎样的心寒无助,这位也许酒醉的儿子根本无法懂得。也许,我们能理解这位“悲情哥”的境遇,但我们绝不能接受他病态的观点。父母养育之恩是无价的,没有父母养育就没有我们的生命存在,因而无论如何对父母感恩,是天下所有不分贵贱为人子女者的良知底线。没有感恩父母养育之恩,反而斥责父母不能给予自己富贵人生,这脱离了为人子女的本位,却被物质熏陶所迷惑,这是病根所在。

诚然,这是一个很现实的社会,如果父辈高贵富有,子女定然能蒙受恩泽,“官二代”与“富二代”也用实力证明了这个很现实的话题。然而,靠父辈来享受安逸的生活,这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人生真正的意义在于靠自己去拼搏奋斗获得成功,命运掌握每个人自己的手中,父母给予我们生命这足够我们感恩一世,能否活得有价值,能否让生命绽放出艳丽的花朵,这终究靠的是个人奋斗。自己不能掌握人生,反而归罪于父母,这是病源所在。

丈母娘送宾利,恐怕会再次成为屌丝们自嘲的理由。从拼爹到拼丈母娘,那些身后无可去拼的屌丝青年们,是跟这位“悲情哥”一样继续悲情下去病入膏肓,遁入自己的悲剧人生,还是奋起拼搏用自己的双手,书写一个让父母骄傲的璀璨人生,这是一个强者与懦夫的区别。

无可选择的悲情也许能博得同情,但一手造成的悲剧只会让人嘲讽,只有从悲情中走出来的强者,才能赢得所有人的刮目相看,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有一个欣慰的归宿。

【启示与思考】

“没有一百万生我出来干嘛?不是害我吗!”石破天惊、语震四座,何尝不是一把尖刀插进了父母的心脏?一则是父母的无能,二则是社会的不公,三则是嫉妒到愤怒的心情。当然无知的年轻人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醉酒后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也是有情可原的。但是指着自己的父母说出如此丧失人伦理性的话未免太过激了。

“没一百万生我干嘛”,可以说,这是社会崇富心态的一种病态变异。人爱财富这是天性,但是,人应站在现实的角度上,占有财富意识不是人生的唯一价值观,亲情比财富更重要。财富的获得,应通过劳动、智慧、知识、努力去获取,而不是指望坐享其成。人生的意义,是自我实现的过程,是成长的过程,是获得爱与感恩的过程,是心灵丰富的过程,是逐渐开启心智的过程。人的生活,需要物质财富,但有时又需要超脱于物质财富。

亲情是宝贵的,人间有贫富,但是,父母不会因为贫穷抛弃儿女,不管是生病、贫穷、厄运、灾难来临,父母都会和儿女在一起,都会不离不弃地照顾儿女。为了儿女的成长,父母会儿女奉献一切。曾经看到一幅让人感动的漫画,衣衫褴褛的父母,分别把自己的鞋子拿出一只来筹齐孩子脚下的鞋子。画外音是“别责怪父母的贫穷,他们已经把所有都奉献给你!”对于赋予我们生命的父母来说,儿女早就无以为报,更遑论“没有一百万你们生我干吗!”人心都是肉长的,年少不经事或许在成年以后,都会让我们有所愧疚。也许酒醒过后,这位老兄定然会幡然悔悟、愧疚难当,毕竟三十而立的汉子,再怎样也丢不起这个人。

当然,很多人会说这种咆哮是种社会的悲哀,甚至可以上升到用当下板结的社会进阶来对其进行推演。不过笔者认为,如此上纲上线完全没有必要,毕竟“病灶”是多方面的,老拿逼仄的社会上升通道来说事,其实有点矫枉过正。

人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索取,更重要的是奉献,依靠前人业绩财富享受的人多数一生只是垃圾制造者。这样的大道理有点空中楼阁之感,人世间的烟火还是有几多无奈和艰辛。不过也无需用“扭曲人性”二字来解读新闻中的那句惊呆世人的咆哮,生活如果没有酸甜苦辣咸,也就不接地气了。但牢骚过后,生活还要继续。

生活在这个大千世界上,有富人就有穷人。富人不管在那里、也无论是在那个时代,都是少数,而穷人却占到绝大多数。一个平和的心态对自己是有益的、对家庭是有益的、对社会是有益的,为了促使社会的和谐、还是多一些正义的、积极向上的、自我奋斗的声音。而不是这种令人发指、让人心寒的咆哮!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