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由“禁用外国地名”看城市管理之难题(4)

【案例】由“禁用外国地名”看城市管理之难题(4)

三言两语

支持,洋地名让人眼花缭乱,应该多用体现本土文化的地名。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为嘛非用洋名呢?

——林落

地名和人名一样,只是代号,没必要出这样的禁令,堂堂中原应有文化自信,不该对几个洋地名大惊小怪。

——中州

怎么不早规定?又该迷路了。

——徐大

这个禁令好!有些人崇洋媚外,连外国的地名也要学,真是奴才。

——王家伟

洋地名无非是些楼盘写字楼等而已,我觉得没啥,反正有的叫的特别复古听的也不爽,要怪就怪设计楼盘的没创意吧。

——李葛

管得太宽了,自卑心理过于严重导致的吧?外国名字只要不侵权、不用来当路名街名,其实都无所谓吧。美国的住宅小区还不是到处可见温莎伊比萨之类的,也没见嚷嚷。

——仝嘉

像银川、绵阳这样二三线的城市,在起名的时候更愿意用“洋地点”来吸引人的眼球,而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发达城市,相比用国外地点文化的概率反而要少。此外,在起名方面,法国的地名最受欢迎,其次是美国。

——环球时报

中国许多城市的许多小区、建筑,都取了个外国名字,叫什么加州水岸、纳帕、普罗旺斯、格拉斯,简直匪夷所思,反映出来的是文化上的不自信。我们无法想象,美国、英国、法国有一个叫苏州或通州的项目。

【启示与思考】

城市路段的命名之争由来已久,其命名原理也历来是媒体和公众所津津乐道的话题。河南省此番对城市地名命名细则的详细规定,无疑是对当下混乱命名模式的一次及时纠偏。

众所周知,城市地名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它既是城市文化、城市名片的外在体现,也是城市内涵、城市历史的综合表征。洋地名固然洋气,但却不合乎“中”用。这是因为,每一个地名,就像一枚活化石,是历史的见证。地名一旦洋化,意味着历史将不复存在。为什么5000多年积累下来的中国式地名不用,反而崇洋媚外去取洋名字,这很值得有关方面深刻反思。

因此,从文化的角度上讲,河南对洋地名说“不”,此举是一项颇具社会意义的措施。叫停洋地名,不仅是对传统文化日渐式微的一次拨乱反正,而且有利于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的高度,彰显和焕发出中国式地名的魅力。

但尴尬的是,《办法》中禁止使用外国人名和地名作地名的规定,却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该管理办法的美好初衷,存在“一刀切”的嫌疑。这是因为地名作为城市的名片,在大众的视野里,只要它能够利于生产生活,能够代表一个城市的原始本色,无论它是本土的,还是国外的,抑或是另起炉灶以数字或字母命名的,它都不该成为批判的靶子、禁止的对象。

从这个意义上看,河南省这个“一刀切”的规定,的确跑偏了。它既与国务院颁发的《地名管理条例》中“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的规定相违背,又和客观的现实境况相冲突。殊不知,在一些西方国家,还存在着林则徐广场、李白大道、上海路等路名呢。

可是,这样的说辞却又不能完全成为驳斥《办法》的参照样本。现实的图景是,一些地方的命名工作,完全脱离实际,既不立足于城市的历史,也不遵循利于生产、便于生活的客观需要,而非得追求一个耀眼的外国名,使得如“威尼斯”、“华盛顿”、“东方巴黎街”的名字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相继出现。限制它们的泛滥,抑制这类“外强中干”的名字,这也是河南政府颁布这一特殊《办法》的初衷所在。

然而,作为政府部门,对公共事件的解决,总不能以管理方便的借口就将其他可以实施的办法置于制度的铁门之外。就城市命名的规则制定而言,至少要有两方面的工作要做。

首先,命名制度的商定,是否征询过人民大众的意见,其论证过程是否科学、合理。因为对公共政策来说,透明、公开才是其生命,如果民众在这方面没有话语权,那么必定会引发更大的民意沸腾。

其次,要正视城市命名和城市发展的内在关系。从大处来说,城市地名承载着一个地区的历史厚度,是一个城市不可剥离的外在感官,如果单方面排斥外国地名和人名,是否有脱离实际、违背社会现实之嫌?而从小处来看,城市地名再宏大,它也必须和人民大众的生活发生千丝万缕的关联,作为一个城市的代号,如果我们总在它的名称上纠缠不清,却忘记了它该呈现的便民实质,这舍本逐末的意味,的确不该在一个官方文件中有所体现。

因此,城市命名之争的落脚点,并不在于是否有外来地名、外来人名,而在于我们该怎样把握它们与城市的过去与现在、文化内涵与市井生活的有机结合点,以最大限度地展现一个城市的风貌空间;也不在于它是否宏大动听,而要看这个地区的普通大众对它的名字制定有无自己的话语权。如果我们不在这些方面进行破题,一纸禁令只会将旧有乱象转向新问题。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