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邻居”的喜与忧(3)

自贸区“邻居”的喜与忧(3)

倒逼改革

产业之外,上海自贸区的另一个影响是压缩了周边相应功能区域的发展空间。安徽省商务厅在其应对分析报告中即指出,“上海自贸区实施境内关外的特殊政策,通关服务更加便利、快捷,将吸引更多我省进出口货物通关,对本地进出口货物通关率不高的我省形成挤压,压缩我省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和正在申请的合肥综合保税区的发展空间。”

此类影响在江苏同样存在。张远鹏举例说,江苏今年初获批的“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即人民币的跨境使用。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方案,“允许区内企业与台湾地区企业在企业集团内部试点开展人民币借贷业务,允许台湾地区金融机构在昆山试验区以人民币进行新设、增资、参股等直接投资活动。”

“如果上海自贸区对所有国家和区域都放开了人民币自由兑换,那‘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中’金融创新的意义就弱了很多。”张远鹏说。

两地在对上海自贸区有针对性的“研究”后,也都提出了呼应之策。安徽省商务厅的报告建议,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标杆,加大推进安徽通关、通检贸易便利化,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贸易便利化服务;在投资便利化方面,进一步简化外商投资项目及企业设立的审批手续,加快审批进度。

报告同时还建议省内的合肥出口加工区、芜湖出口加工区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与上海自贸区在区域合作、政策配套、监管模式、人才引进上尽量接轨,争取缩小与自贸区在制度和政策上的差距。

江苏方面的《策略》警告说,“上海自贸区的建立预示着上海将因为在区域竞争中获得压倒性的政策优势而再次抢占先机,对于江苏而言,如若不能在涉外经济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抢先一步,进而推动开放型经济全面升级,将很可能在未来的区域竞争中被迫扮演制度模仿及经济追赶的角色。”

张远鹏认为,各个地方零敲碎打地争取政策和改革,缺乏统一性和整体性,江苏最根本的应对之策是像上海一样设立自己的自贸区。

据悉,江苏省内已论证了两套自贸区申报方案:一是涵盖整个苏南地区;二是仅为苏州地区。在张远鹏看来,江苏要申报自贸区,就要强调差异性、独特性,和上海不一样,研究哪些是上海还没提到的改革措施。同江苏一样,在上海自贸区面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浙江,也加快了舟山自贸区申报工作。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