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坚持“光盘行动”,需要更多正能量(3)

【案例】坚持“光盘行动”,需要更多正能量(3)

“光盘行动”缘何只是一阵风

由民间公益组织倡导的“光盘行动”盛极一时,“半份菜”、“小份菜”、“热菜拼盘”、免费打包等服务相继推出,曾在全社会引起不小的震动。但遗憾的是,这项活动没能长久坚持,逐渐偃旗息鼓,最终像一阵风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舌尖上的浪费大有卷土重来之势。为何“光盘行动”如此短命?笔者认为,这种没有入脑入心,又缺乏机制保障的行动,注定难以取得长效。

首先是节约尚未成为一种习惯。“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这是“光盘行动”倡导者的口号,但是这场仅靠部分人士呼号的运动远没有让节约成为全社会尊崇的习惯。一方面是商家没有形成节约的习惯,勤俭节约没有成为他们经营的理念,他们在利润面前,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卖出产品获得利益,很少能真正倡导和约束消费者节约消费。更有甚者,在多销多得的情况下,他们还会想尽办法说服消费者多点菜、点贵菜,根本不会考虑节约不节约的事。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挂在墙上的、写在宣传单里的节约标语,成为了应付形势的作秀,起不到真正的效果。另一方面是消费者没有养成节约的习惯,很多人爱讲面子,点菜多多益善、大操大办,又不好意思打包带走,造成了极大浪费。同时,在快节奏的今天,很多人从来就不在家中做饭,打包又显得十分麻烦,消费者虽然对剩菜剩饭于心不忍,但也无可奈何。

其次是相关制度没有及时跟进。一项活动要想取得长效,归根是要有强有力的制度予以保障,否则就会治标不治本。“光盘行动”在盛行之初,得到了全社会的响应,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很多有识之士呼吁的诸如“节约消费提醒制度”、“餐饮节约考评制度”等制度没有能及时出台和实施,导致餐饮单位和消费者的供消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约束,节约不节约仍然是消费者的自由行为,一旦勤俭节约之风一淡,铺张浪费卷土重来,“光盘行动”难免半路夭折。

再次是节约品质日趋冲淡。勤俭节约,最终、最有效的是全社会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意识,使节约成为一种品质。如今,物质极大丰富,人们生活水平极大改善,延续数千年的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美德逐渐被丢掉,许多人甚至把“半份菜”和打包带走看作是小气,不仅自己不愿节约,还鄙视别人节约。在这种风气之下,“光盘行动”很难被接受和盛行,最终成为了一个短命行动。

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光盘行动”节约的是粮食,弘扬的是美德,理应大行其道,成为一种持久盛行的风气。要使“光盘行动”取得实效和长效,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跟进相关制度机制,让勤俭节约成为一种品质、一种习惯、一种规则。

【启示与思考】

今年年初由民间公益组织倡导的“光盘行动”火遍神州,举国上下向“舌尖上的浪费”发起了一场庄严宣战,让人欣喜万分。不可否认,“光盘行动”以来,全国铺张浪费得到了较大程度的遏制。但是时隔不到一年,“光盘行动”气氛就出现削弱之势,公众的淡薄意识又开始“沉渣浮起”,奢侈浪费之风又开始日渐抬头。笔者以为,节约风气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事,“光盘行动”是一个任重道远的长期过程,如同一场马拉松,杜绝“光盘行动”高开低走,还应该多下点功夫。

国人好面子、讲排场、爱摆阔的思想是导致浪费的主要原因,而且有些根深蒂固了。所以“光盘行动”只靠媒体宣传和公益传播显然是不够的,转变公众思想观念也尤为重要,要想方设法长时间加强各种教育、引导,对公众进行“良性洗脑”,方可把好公众节约意识的总开关。

其次,还需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一方面是舆论监督,广大媒体需要发挥正确的舆论监督作用,对于社会各种铺张浪费行为,都应该通过各种曝光的舆论作用来引导广大民众敢于向浪费说“不”。另一方面有关职能部门需要采取各种形式对公款浪费进行严格的职能监管,确保公款消费要进一步公开、透明,让公款浪费无处遁形。

除此之外,应加强法律的约束刚性也必不可少。遏制浪费只有穿上法律和制度之“靴”,并形成常态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甚至杜绝铺张浪费现象的发生。公款消费的浪费,要有明确的问责处罚机制,一旦查出了就要敢于依法通报并严肃处理,做到杀一儆百。面对民众铺张浪费法难责众的难题,国家则应该探索“浪费有罚”的运行机制,出台一些类似闯红灯式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公众的浪费行为。

坚持“光盘行动”,需要更多正能量,只有全社会自觉行动起来并长期坚持,“光盘行动”才能不只是一阵风,更能形成一面“墙”。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