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打工的湖北省新洲区邾城街易姚村村民易二华,国庆长假回家,打电话给自己孩子的班主任说:“孩子到邾城四小上学才一个月,以前吃饭要人哄、穿衣洗脸要人照料。我这次回家,他在饭桌上开始教育我们不要洒落汤渍和饭粒,睡前还督促我们一起刷牙。”
邾城四小通过“赏识自我”教育,对学生每天发一次奖,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好习惯。而该校的办学特色——“墙壁会说话”,已打造成育人品牌。每年全国有100多所学校负责人到该校考察。邾城四小的成功得益于新洲区近几年来对农村学校的大力扶持。
新洲区是湖北省最先探索寄宿制办学的区县之一。在2011年首次人大专题询问上,区政府及11个职能部门就寄宿学生如厕、洗浴、饮水、交通等具体细节问题作答,进一步完善了寄宿制办学。几年下来,新洲区全面升级办学条件、健全寄宿制办学长效机制、铸造办学文化品牌,让偏远乡村孩子不受上学远、上学难的困扰,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
为农村校“强筋健骨”
阳逻是新洲区开放发展的前沿街镇。2010年,为给下岗职工家庭的留守子女和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提供良好就读条件,该市、区财政拿出5000万元新建了思源实验学校。学校服务范围除辐射街内66个行政村、14个居委会外,每年还接收100余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按照先农村、后街镇的布局,阳逻全街中小学建设与附属幼儿园建设一同展开,建成3所寄宿制小学,大大缓解了过去周边学校生源密度过大、外来学生入学难的压力。
和阳逻一样,其他地区的办学条件也在最近几年全面升级,连最偏远的三店街9所学校也全部具备了寄宿条件,4所学校完成了市级标准化建设。不仅如此,新洲区教育局还送优质网络资源进教室,让科技、艺术、体育等活动室在农村学校“落地生根”。一些学校还创造性地打造了蔬菜副食基地、学生劳动实践基地等。
新洲区努力抬升教育发展的谷地,让农村学校摆脱了“脏乱差”。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得以高度落实,初中校标准化建设完成率达100%,标准化小学建设达85%以上。
办学软实力全面提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