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与“世界工厂”说再见

中国如何与“世界工厂”说再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位,与此同时,中国也面临一个历史性的尴尬,作为“加工大国”或“世界工厂”,其自主创新不足。我们必须促进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由“加工基地”向“创新高地”转变。

现阶段,中国经济的内外环境将发生重要的变化和挑战。就国内来说,主要是中国人口结构的重大变迁和“刘易斯拐点”(劳动力由过剩转为短缺)的到来,以及资源环境矛盾的进一步显现;就全球来说,主要是全球新技术革命潮流、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全球化潮流和注重人的自身发展潮流三大潮流。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遇到的挑战,首先是劳动力供给结构变化及“人口红利”的变化所带来的新情况。“人口红利”对加工出口的推动效应,将会逐步减弱直至消失。这就意味着,中国的人口红利将耗尽,劳动力供给的优势将不复存在。

另外,中国的环境压力不断增大。近年来,主要的污染物排放处于较高水平,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中国是一个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缺乏的国家。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传统的高加工、高出口格局受到资源约束的矛盾进一步凸显。

目前,中国出口的产品中相当一部分,为高度依赖于原料加工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这种产品出口越多,对能源和资源消耗就越大,由此导致对世界市场的资源依赖越强。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不断发生其他国家与中国之间展开资源之战(包括“矿石战”、“石油战”等)的深层原因。

全球经济的发展变化,也对中国“加工大国”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新挑战。

从世界经济角度来看,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是长期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主导下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失衡的结果。欧美等发达国家意识到,如果想从根本上走出危机,就有必要使世界经济达到一个新的制衡点。而这种再平衡将对中国的创新带来严峻的挑战。

其一:未来几年全球经济将进入一个相对缓慢的增长期。

其二:主要发达经济体主权债务问题日益突出,将在较长一个时期内影响到中国的外需环境。

其三:发达经济体家庭可支配收入持续下降和消费者“去杠杆化”趋势日益明显。这或许是未来几年对中国外部需求最直接的负向冲击因素。

其四:国际经济衰退引发较为明显的贸易保护主义。

可见,在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就必须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全面创新。从这个角度讲,创新立国是应对新技术革命、全球化挑战,并适应当今世界人的发展潮流的战略举措。

创新立国战略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的是战略性、宏观性和思想性,而不是战术性、微观性和技术性。

它的具体内容包括“企业层面创新”,但不限于“企业层面创新”;包括“产业层面创新”,但不限于“产业层面创新”;更包括“国家层面创新”,但也不限于“国家层面创新”。

它是一个涵盖国家、产业、企业三个层面在内的创新体系。更重要的是,它不仅涉及“技术自主创新”,更涉及“制度创新”问题,主题是“创新立国”,主线是由“加工大国”向“创新大国”转变。

如果把“创新立国”这一体系比喻成构建一座“大厦”的话,那么,从内在逻辑上说,第一部分相当于大厦的“顶层”,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挑战的高度,提出中国创新立国战略;第二个层次是从化解加工大国内在矛盾(包括结构性矛盾、体制性矛盾以及政策性扭曲的矛盾)的视角,提出必须由“加工大国”向“创新大国”战略转型。

第二部分相当于大厦的“横梁”,包括三个“横梁”,重点分析三个层面的创新体系,即国家层面的创新体系、产业层面的创新体系和企业层面的创新体系。

第三部分相当于大厦的 “立柱”,探讨创新立国战略的体制支撑:第一支柱为创新型人才体制支撑、第二支柱为创新型教育体制支撑、第三支柱为知识产权保护体制支撑、第四支柱为迈向“创新大国”的相关配套体制支撑。

至于创新大国之道如何走法,可以简要概括为四句话:国家——如何由加工大国向创新大国战略升级?产业——如何抓住全球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机遇?企业——如何获取技术和制度创新的双重红利?个人——如何使自己成为心灵自由放飞的创新主体?

(作者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资深教授)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