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切莫让“张艺谋超生事件”演变为计生委的形象事故(4)

【案例】切莫让“张艺谋超生事件”演变为计生委的形象事故(4)

东南网:“张艺谋超生”成悬案,制度当反思

 “张艺谋超生”在曝光近半年之后仍在调查,以致成为成悬案,人们不禁质疑,公权力缘何嫌贫爱富,“超生之门”难道已为名人富人而开?更有基层民众担心,富人、名人的影响力,是否会让惩罚措施形同虚设?

计划生育是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自我国全面推行“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政策后,绝大多数家庭为了国家大局,也慑于法律和道德的约束,选择了只生一个孩子。直到现在,国家计生政策并没有任何改变和放松。而名人、富人作为社会公众人物,本应在行为、行动上对社会起到正面影响和示范作用。但是,为什么某些名人、富人就可以公然挑战现行法规,堂而皇之的成为多子女家庭呢?

其实,名人、富人之所以敢于超生,说明目前的法律制度尚有漏洞。对于超生者,现行政策是要缴纳一定社会抚养费、公职人员将受到党纪政纪等处理。但超生一个孩子,征收社会抚养费5万元,这样数额的罚款对某些名人和富人如同九牛一毛,根本不足以起到惩治和震慑作用,反倒为这些人打开了“超生之门”,使他们更加随心所欲地超生子女。

计生法律是针对全体国民的,其公正性、严肃性不容置疑。名人和富人超生后,除了给予点名曝光还远远不够,还要靠综合治理,除从完善法律法规入手,给予更为严厉的法律惩处外,还要用制度跟进来督促道德自律——比如将名人、富人超生纳入诚信监督,建立企业或个人诚信体系,把这些人群的超生,和企业信誉度、个人诚信度挂钩。只有这样,才能让名人、富人的违法超生空间变得狭小,道德缺位的成本加大,名人、富人超生现象才会真正得到遏制。

【启示与思考】

如果不是神奇的网络曝光,估计没有谁会质疑“张艺谋至少是七个孩子的爹”。但毕竟是网络曝光,信息的真实性自然是存疑的,但是这并不影响民众对此事的关注,张艺谋的名人身份无论如何也是能吸引眼球的。在网络曝光之后,张艺谋也在随后站了出来,侧面回应说,“别人一泼脏水我就洗,这一年到头改天天洗澡玩了?奇怪这七个娃咋来的”。看这意思是一口否认了“葫芦娃爹”的名头。一方面是民众和舆论的强烈关注和质疑,另一方面是当事方的矢口否认,面对这样的状况,主司计生管理职能的相关部门的说法自然也便成了最可信服的事情真相。

然而,遗憾的是,从网络曝光之后,江苏无锡计生委虽然不是充耳不闻,但是表现出来的“淡定”实在令人匪夷所思。一开始表示在“了解情况”,随后总算表示介入了调查,但是“介入调查”三个月后,有某网站记者致电无锡计生委负责人,给出的说法还是“在调查”,如今5个月过去了,无锡计生委负责人给出的说法居然还是“没有什么进展,就这样”。在地方计生部门这样三番五次、长达数月的“羞而不语”之下,的,严肃的公共议题继而沦为流言四起的花边谜题。

大道不畅,小道必猖。不免让人想起传播学学者克罗斯曾提出过的“谣言公式”: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众批判能力。这也无怪乎数月来,坊间各式说法甚嚣尘上。态度不友好的“没进展”,究竟是竭尽全力后的无奈之词,还是拖字诀下的傲慢之语?

当然,即便果真是穷尽一切努力之后而“没进展”,也该给公众交代清楚:努力几何、困局何在、如何破局?总不能把“没进展”这个秃头秃脑的结果,当作合情合法的理由吧。

面对类似“正在调查”而最终沦为挤牙膏式的公共事件,恐怕不能仅靠媒体增加监督喇叭的分贝,最重要的还要制度给力。舆情事件发生后,当事部门如何处置,主管部门如何密切关注,不能总是赖于“领导重视”或官德自觉。那些胆敢以“没进展”糊弄舆论监督的部门或人员,算不算另一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

建议无锡计生委部门还是不要太“淡定”,秉着公平正义的原则对张艺谋超生事件做出有信服力的调查,切莫让超生事件演变为计生委的形象事故,但愿“葫芦爹”事件,仅仅是一场回应技术上的乌龙而已。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