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体制改革的 “路线图”(2)

财税体制改革的 “路线图”(2)

核心提示:财税体制是塑造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公民、政府与社会以及政府之间关系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推动财税改革,对政府自身改革和其他领域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先导意义。

重点改革五个方面

中国经济时报:你认为财税体制改革应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陈昌盛:我认为应重点改革五个方面。

第一,以中央上划部分事权带动事权结构重组。

按照事权优先于财权原则,重塑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责任架构。合理界定中央事务、地方事务、中央与地方共同事务、中央委托事务、中央引导和鼓励性事务的边界,规范省以下各级政府事权边界。以上划部分事权、适当扩展中央政府支出规模为重点,将基础养老金、司法体系、食品药品安全、边防等跨地区流域管理上划为中央事权。中央政府本级支出占比应由当前的15%左右,逐步上升到30%左右。

第二,实施“国民基础社会保障包”制度。

实施主要由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支出责任的、低标准均等化的“国民基础社会保障包”制度,以促进人口自由流动,保障国民基本社会权益。保障包的内容当前可包括:用名义账户制统一各类人群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全国统筹,现行参保补贴政策不变;医保参保补贴实现费随人走,人口跨行政区流动时补贴由上级政府承担,无论其在流入地参加何种医疗保险均可使用该补贴;中央政府对义务教育生均经费实行按在校生人数均一定额投入(1500元/人年),对全国低保对象按人头实行均一定额补贴(100元/人月)。这些待遇都统一记录到个人社会保障卡中,不分户籍全民普惠享受。

第三,以全面推行“营改增”为契机,加快地方主体税建设。

按照先区域、后行业的原则,加快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全国推广。配合营改增后中央与地方收入格局的调整,加快推进消费税改革,从目前的生产环节征收改为零售环节征收,按照消费地原则将消费税改变为地方税。同时将车辆购置税划归地方税。

加快建立完善不动产登记制度,实现全国联网,明确不动产的公允市场价值评估原则和机制。设定3年左右过渡期,然后正式全面开征房产税,明确为区县级政府主要税收来源。全面减少非税收入,市级政府、区县政府每一项非税收入的征收均需要经过省级人大以上的机构批准。除共享税外,地方政府逐步形成以消费税、房产税为主的稳定收入来源。

第四,规范地方发债制度,防范债务风险。

完善政府会计制度,编制政府资产表。明确地方政府债务主体,提高地方融资活动透明度。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开前门、堵后门”,扩大地方政府自行发债权限,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启动市政收益债发行,拓宽地方政府融资渠道。

第五,完善基本财税制度,提高财政效率和透明度。

实现全口径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推行编制中期预算,适时实现国税、地税机构合并。优化政府现金管理、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制度。

通过发行国债置换央行外汇储备资产,外汇储备管理移交财政部门。在投入和服务程序上明确基本公共服务的国家标准。按属地原则解决税源与征税地分离问题。把水、森林等纳入资源税征收范围。全面提高政府税收征管能力,将个人纳税行为与个人信用挂钩。建立第三方公共支出绩效评估与监督制度。以财政透明度推动提高政府透明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推动重塑现代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以及政府之间的新型关系。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