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体制改革的 “路线图”(3)

财税体制改革的 “路线图”(3)

核心提示:财税体制是塑造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公民、政府与社会以及政府之间关系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推动财税改革,对政府自身改革和其他领域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先导意义。

以中央上划部分事权为改革突破口

中国经济时报:你认为财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

陈昌盛:我认为财税改革涉及面宽并直接触及利益格局,必须在改革的紧迫性与可推动性之间寻求平衡。

随着营业税改增值税全面推广,引发政府间收入格局变化,中央与地方税收划分必然面临新一轮调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对人口要素的自由流动提出新的要求,而养老、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的碎片化和不可持续问题成为一大阻碍。

随着我国增长阶段的转化,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增加,建立最基本的国民安全网以守住风险底线的紧迫性增加。优先选择中央上划部分事权为改革突破口,有利于争取地方政府对改革的支持,有利于以事权划分带动财力重新配置并配合“营改增”积极推进地方主体税建设;选择建立“国民基础社会保障包”,在一定程度上能给地方政府减负,同时有利于要素跨地区自由流动和控制系统风险,为经济运行和其他改革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大环境。

财税体制改革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三个时期

中国经济时报:财税体制改革有没有先后顺序?

陈昌盛:我认为财税体制改革将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三个时期。

短期(2013年—2014年),重点将食品药品安全、基础养老金等事权划归中央政府;研究制定“国民基础社会保障包”的实施方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营改增”,逐步将邮电通讯、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纳入;研究消费税在消费环节征收方案;建立全国不动产登记制度并实现全国联网,扩大房产税试点。

中期(2015年—2017年),重点实施“国民基础社会保障包”制度;将消费税和车辆购置税划为地方税;全面征收房地产税;编制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允许地方政府自主发债。适时实现国税、地税机构合并。

长期(2018年—2020年),“国民基础社会保障包”兜底功能基本完备;形成收支结构改善,事权划分合理,事权与财力相匹配,中央以增值税和所得税为主、地方以消费税和财产税为主的体制格局;财政透明度、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

要做到三个“有利于”和两个“坚持”

中国经济时报:任何改革都有 “路线图”,你眼中的财税改革“路线图”是什么样子?

陈昌盛:财税体制是塑造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公民、政府与社会以及政府之间关系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推动财税改革,对政府自身改革和其他领域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先导意义。具体来说要做到三个“有利于”和两个“坚持”:有利于要素流动、市场统一、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稳定财政收入、调节差距、增强财政稳定性;有利于政府职能转变、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政府效率和透明度。要坚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既托住民生底线又鼓励自我奋斗,既加强中央权威和宏观调控能力又合理分权和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在总量上不提高宏观税负(35%左右)的前提下,增加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加快优化税制结构改革,全面削减企业和居民的非税负担;要坚持改革,在维持中央财力适当集中度(50%左右)的条件下,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以事权安排重新配置财权和财力,在继续发挥财税体制促进地方竞争的同时,通过地方主体税系调整引导地方政府转向改善环境、提升公共服务、吸引人口聚集方面,以中央政府上划部分事权、建立“国民基础社会保障包”为突破口,加快启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记者 吕红星)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