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建设仍需大力提高执政水平(2)

国家建设仍需大力提高执政水平(2)

核心提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竭尽心力,在经济等各个领域和方面都有所推进。其中有三大亮点引人注目:在政治领域,反腐倡廉建设及作风建设有重要进展;在文化领域,意识形态建设及思想建设向前推进;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强调要加强学习,注重用马克思主义尤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提高领导能力,努力克服本领恐慌。

“敢于担当”,讲的是“是否敢打”。即要以积极向上、开拓进取、勇于拼搏的精神状态来打“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在改革开放上,在作风建设上,我们一定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要具有“钉钉子”精神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精神,真正做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这在实质上强调的是“中国精神”。

“克服软肋”使自身硬,讲的是“能否打好”。即我们共产党人要把坚硬的“铁”打好,就必须克服自身的软肋,使自身真正“硬”起来。今天我们党面临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这实际上也是我们发展进程中的最大软肋。这四大危险或软肋,植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权力至上而经济力量、社会力量相对较小的社会结构。针对党所面临的“四大危险”,要克服发展软肋,我们要从这四个方面使自身真正“硬”起来,即硬在本质、硬在能力、硬在作风、硬在先进。硬在“本质”,针对的是“精神懈怠”,强调在全党进行宗旨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还说,我们共产党人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其实质,就是要求共产党人时刻牢记党的本质。如果为人民服务的本质与理想信念丧失了,我们的一切工作就“硬”不起来。由此,必须采取一切有效方法,使党的本质真正“硬”起来。硬在“能力”,针对的是“能力不足”,即积极倡导学习之风,建立学习型组织,强化执政能力建设,努力克服本领恐慌。一个党若缺乏驾驭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能力,面对坚硬的“铁”是打不好的。硬在“作风”,针对的是“脱离群众”,强调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硬在“先进”,针对的是“消极腐败”,注重党的纯洁性建设,在反腐倡廉上敢下重手、打“老虎”,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我们党是一靠先进性、二靠执政能力安身立命的,如果丧失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就会失去执政地位。我们党自从诞生那天起,就注重先进性建设,取得较大成就。在今天也遇到了挑战,就是存在“消极腐败”的危险,它浸蚀着党的纯洁性,丧失着党的公信力,需高度重视。这里,实质上强调的是“中国力量”。

“发挥优势”,讲的是“怎么打”。即要发挥我们的一切优势和利用好一切行之有效的资源,把坚硬的“铁”给打好。这里讲的优势和资源,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传统的;现代的;贯穿与传统和现代之中的。传统的优势和资源,有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如理论联系实际、群众路线、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等;现代的优势和资源,主要有新时期我国的改革开放经验及注重市场的力量,开辟并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以及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一系列基本的矛盾双方的结合(如效率和公平、劳动与资本、又好又快、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等);贯穿于传统和现代之中的,有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人民主体,即依靠党及政府的力量和人民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具有世界上其他政党所不具有的优势:如秦刚教授所说,有统一的理论基础;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优良的传统;有覆盖全国的组织结构;有数以万计的先进分子;有严格的规章和纪律;有较强的社会组织和动员力。正是这样的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胜利,成功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没有党的领导,在中国什么事也办不成。治国理政,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兴衰成败在人民,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依靠人民,是我们的一个优势。治国理政,需要进一步发挥这一优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汇聚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在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说得最多的是人民,份量最重的是民生。这里,最核心的是“中国道路”。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