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十年(2003-2012):进展与评估(4)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十年(2003-2012):进展与评估(4)

一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更加完善。公有经济继续占据主体地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基本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有大企业大集团发展壮大,大规模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国有经济活力明显增强。非公有经济高速成长,成为中国经济与就业的主体,快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   二是逐步形成了城乡统筹一体化的新体制。进一步完善了以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为核心的农村土地制度,实行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扭转了长期以来全国耕地面积持续下降的趋势,保证了国家粮食安全,实现了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指2004年到2012年)。深化农业税费改革,全面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极大减轻农民负担,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国家新增公共支出主要用于农村,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为主的农村综合改革,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市场和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逐步健全,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环境明显改善,加速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村人口转移,加快城镇化进程,城乡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此外,在全国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行草原承包经营制度改革,深化水利体制改革。

三是建立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全国市场统一性大幅增强。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进出口总额由世界第八位上升为第二位,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和竞争能力显著增强,成为世界最具竞争性的开放型经济。资本和其他要素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开始起步。金融监管调控进一步深化,金融企业发展迅速。

四是改善宏观调控体系、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提高,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了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财政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健全了公共财政体制,公共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实行统一税收制度,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改革全面推开,改革资源税制度,此外燃油税改革全面实施。各类金融企业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进一步健全金融调控机制,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推进,银行贷款利率均可浮动执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汇率弹性大幅增强,跨境贸易和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迅速扩大,建立和完善统一高效安全的支付清算系统。完善了金融监管体系,建立健全银行、证券、保险监管机构之间以及与中央银行、财政部门的协调机制。我国银行、证券、保险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为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奠定了坚实基础。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初步建立职能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框架。确立和实行了政府工作的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健全监督制度、加强廉政建设的基本准则。在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了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了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完善了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明确了中央和地方对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管理责权。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执法和监督能力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成绩显著。

五是进一步健全了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实行就业优先的政策,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创造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就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重视解决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扩大趋势得到遏制,开始出现下降趋。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了制度全覆盖,各项养老保险参保达到7.9亿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扶贫标准大幅提升。

六是促进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初步建立。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制定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营造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体制环境,形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人才队伍。国家创新能力和国民整体素质显著提高,全国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不断提高,企业R&D经费投入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初步建成覆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事业极大繁荣,各类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深化公共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卫生医疗体系。国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5岁。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