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习近平、李克强17次离京调研:领导人如何谈改革(3)

梳理习近平、李克强17次离京调研:领导人如何谈改革(3)

核心提示:“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用壮士断腕的精神来推进改革”,中共十八大以来,新一届领导频提“改革”。

反腐风暴 “打铁还需自身硬”

2013年10月28日,贵州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廖少华被中纪委带走。就在前一天,他还在主持召开该市常委会议。

有媒体统计,这是十八大以后近一年来,中纪委证实查处的第11位省部级官员。这个速度,是过去5年平均速度的两倍。从2008到2012年,每年副省部级以上官员被调查的数量分别为4、8、6、7、4人,平均每年有5.8人。

这场“反腐风暴”从去年十八大之后已经刮起。

去年11月15日,在十八大后中央政治局常委首次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提出:“打铁还需自身硬。”他说,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全党必须警醒起来。

两天后,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又强调:近年来我们党内发生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性质非常恶劣,政治影响极坏,令人触目惊心。

在今年1月22日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反腐讲话中,习近平更是强调: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要求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媒体发现,十八大后的3个月里,中央新领导层关于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表态已经高达六次之多,媒体评价“密集程度罕见,且用词严厉”。

9月,河北,一场有习近平参加的河北省委常委专题民主生活会正在进行。这场河北省委常委间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会议,达到了此前设定的“红红脸、出出汗”的效果:河北省省长批书记政绩观偏差。而常委间也互相“揭短”。

习近平指出,专题民主生活会只是一个好的开端,查摆问题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把正确的认识落实到行动上。

中央党校教授张希贤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民主生活会是中央反腐的重要举措。他表示,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民主生活会等一系列活动,党内干部提高了自身的纯洁性,对反腐的严峻形势也会有更多认同。张希贤提到,最近中央巡视组之所以能将省部级“一把手”作为巡视重点,也在于通过这些措施,党内干部对反腐有了共识。

中央巡视制度自2001年建立,此前主要听取各级领导的“工作业绩”,但从今年开始转为对问题的发现。

“廖少华案”即发现于首次巡视。

目前,第二轮中央巡视的10个巡视小组均已入驻巡视单位。中纪委副书记张军表示要加大巡视频率,并且要重点巡视省部级“一把手”。

农村改革 全会前调研锁定“农村”

木屋黝黑,仅有的一盏节能灯是唯一的“电器”,11月3日,习近平落脚湘西农村贫困村民施齐文家里。湖南是习近平在此届三中全会前调研的最后一站。

这也是继2012年12月底,河北省阜平县扶贫考察、2013年2月深入慰问甘肃连片特困地区的定西、临夏等地后,习近平第三次前往贫困地区。

在中山大学研究都市与乡村发展的教授周大鸣看来,习近平将最后一次调研选择贫困地区湘西,预示着中央可能准备解决贫困问题。他认为,在现有的收入分配体制下,城乡收入差距很大,在城镇化压力下,如何帮助贫困山区脱贫是个比较大的问题。

几乎与习近平同时,李克强离京赴黑龙江考察。他走进抚远县红旗村的大田,蹲下来察看耕地深松情况,又攀上驾驶室同农机手交谈,还咀嚼谷粒,感受“含水量”。

黑龙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国务院今年批准的国家首个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有媒体分析称,李克强选择这里考察的目的,是要寻找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的可行路径。

农村改革发展问题,一直是过去多届三中全会研究重点。十七届三中全会前,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深入河南、安徽等多地农村的田间地头考察,还特意去安徽省小岗村调研。

本届三中全会前,农村改革尤其是土地制度改革受到关注,而习李在三中全会前的最后一次离京调研都先后落脚农村,与基层群众座谈。

此前7月22日,在武汉调研时,关注新形势下农村改革问题的习近平,就特意来到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考察。在位于武汉市民之家3楼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习近平了解了涉农产权交易尤其是土地流转交易情况。

“如何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的前提下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既保障基本农田和粮食安全,又通过合乎规范的流转增加农民收入?”习近平说,“下一步改革中,一系列问题要好好研究。”

李克强在黑龙江考察时也表示,要配套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并带动金融和保险更好地支持服务农业。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