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训面前,苏联经济学家认识到发达国家“生态经济战略”的可行性,在生态导向下适度发展经济,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良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苏联学者开始关注生态破坏的经济分析。Ю.Ю.图佩察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维度模拟生态经济效益评价,探讨了自然利用评价中的生态因素,以及生产费用中的生态费用问题,提出了自然利用生态经济评价的综合性原则、计算环境组分和环境条件稀缺性原则、评价的区划性原则、绝对评价的时间动态性原则和计算反弹效果原则,被誉为“苏联对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与生物圈》国际计划的贡献”。V.瓦沙诺夫提出了以地球某区域内的累积能量作为生态系统的经济评价标准。
从1977年开始,苏联实施国家环境标准,包括大气、废气成分分类法,居民点空气质量监督条例、土壤卫生状况指标目录等,尽量少向环境中排放废物。研究有效的净化方法和建立闭路循环用水系统,净化逸出气体的有效方法。化工部门研究无废工艺,建立不向水域排出污水、有害气体的生产工艺和动力工艺过程,综合加工原料时十分注重发展少废和无废工艺生产,建立生态上无害的工艺过程,如用水力冶金和高压冶炼工艺代替热力冶金,明显减少有害废气量。改进技术,再加工和综合利用生产废物和副产品。在市场经济建立初期,俄罗斯特别注意避免市场经济对自然资源疯狂掠夺和开发,避免核武器等军事设施对生态环境带来的潜在威胁。
当今的中国同样面临着市场经济对生态保护的威胁,我们国家和企业切不可重蹈苏联经济加速战略的覆辙,必须摒弃利用大量消耗非再生性资源而又严重污染环境的工业生产提升发展速度的做法,在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能源节约型社会,推行循环经济和产业生态化,坚持节能优先的战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实现低碳发展。
三、结语
我国在政治、经济体制方面与俄罗斯有着高度类似性,同样面临着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带来的生态困境,俄罗斯环境保护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而言是一座值得挖掘的宝藏。即使是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采取的生态环境犯罪立法、可持续用水战略、皮革业的生态经验、对于无铅汽油的坚守和生态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等等环保措施也对中国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俄罗斯关停惟一太空垃圾清理厂也给我们带来新的警示。
注释
[1]俄罗斯的历史大致分三个时期:从古罗斯、基辅罗斯到沙皇俄罗斯帝国时期(1917年之前),苏联时期(1917年~1991年)和俄罗斯联邦时期(1991至今)。
[2][3]Бухарин.Н.И.,《Теория исторического материализм》,M.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1929г.Бухарин.Н.И.,《Узник Лубянки:Тюремные рукописи Николая Бухарина》,М.Аиро-XXI;РГТЭУ,2008г,http://www.frolov-it.ru/about.html.
[4][苏]Г.В.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北京三联书店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61年,第270页。
[5]Фролов.И.Т.,《Прогресс науки и будущее человека》,M.Политиздат,1975,С.53,C.47.
[6]Келле.В.Ж.,《Человек-Наука-Гуманизм》,2013年2月26日,参见http://www.frolov-it.ru/about.html.
[7]Фролов.И.Т.,《Научный поиск и философская борьба в биологии》,М.Знание,1972,С.62—(Новое в жизни,науке,технике),Серия《Биология》,1972,Выпуск 3.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