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生态文明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俄罗斯的生态文明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摘要: 俄罗斯百余年的生态保护经验和教训,对中国而言是一座值得挖掘的宝藏。俄罗斯的生态文明主要表现在生态理念、生态政策和生态教育等方面。生态理念包括生态哲学、科学技术观和社会制度等;生态政策主要有较完善的生态立法体系、环保优先原则、生态税收制度、生态保险制度、生态鉴定制度;生态教育具有全民性和综合性,渗透贯穿于不同的教育阶段和领域。俄罗斯的生态文明启示我们,在建设中国生态文明时,要确立生态文明导向,完善生态法律制度,确保生态优先。

关键词: 俄罗斯;生态文明;生态政策  

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把建设生态文明放在了关乎人民福祉、民族未来的战略位置上,首次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问题融社会、经济、生态、制度于一体,具有全球性、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借鉴外国的经验和教训可以少走弯路。对中国而言,俄罗斯[1]建设生态文明的经验相对来说更具有针对性,因为俄罗斯有些地区在地理位置上与中国的纬度或经度相同,并且中国经历了与俄罗斯相似的计划经济历程和改革背景。我们尝试总结俄罗斯的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及其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以期为实现“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一、俄罗斯生态文明的表现 

俄罗斯的生态文明成果非常丰富,主要体现在生态理念、生态政策、生态教育等方面。 

  (一)生态理念 

俄罗斯的生态理论在20世纪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础上,列宁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肯定了科学技术在改善环境中的作用。但到了斯大林时代,布哈林的平衡论生态哲学思想受到了斯大林主义的排斥。斯大林的自然生态观只看到了自然的人化,忽视了自然的自我生长、自我修复能力。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Н.И.布哈林、И.Т.弗罗洛夫、А.Н.费多谢耶夫等为代表的苏联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对生态问题进行了哲学思考和研究。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