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构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核心理念(7)

论如何构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核心理念(7)

既要善于合理吸收人类文明共同成果又不能简单照抄照搬全部西方政治文化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核心理念过程中应该把握好的问题。

必须看到,由于价值追求、历史传统、现实状况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对于西方政治文化和制度模式我们绝不能也无法照抄照搬,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那既不可能也行不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这些制度为社会公众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充分的可能。尽管目前这些制度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使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但是,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通过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对其加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优势和效能最终会体现出来。如果我们接受“全盘西化”,将西方的多党政治、议会民主、三权分立照抄照搬过来,这些政治制度就会发生根本变化,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就会遭到扭曲。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抵制政治文化建设上的“全盘西化”倾向,不等于简单地对待西方政治文化。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对西方政治文化除了口号式的抽象批判之外,缺乏应有的理性分析和系统研究,其结果造成要么顶礼膜拜,要么全盘拒绝,难以在理论上真正弄懂弄清西方政治文化的真实状况。所以,用辩证的方式廓清西方政治文化,在理论上说清楚、搞明白,这是构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核心理念的基础工作之一。

西方政治文化主流是自由主义,其中既有很多是带有资产阶级特有属性的东西,也有一些是人类文明共同成果,而两者又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譬如,关于自由和平等关系的理念就需要深入研究。自由通常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摆脱控制和实现自主的发展程度;而平等则是人们在获得资源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实现相对均衡。在政治社会中,自由是专制的对立物,而平等则是特权的对立物。坚持自由和平等是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社会主义者不仅追求自由而且更加追求平等,并且将真正的自由和平等看成是实现无产阶级解放的最终目标。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异化劳动把自我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把人类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6]的基础上,认为未来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7]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经说过,平等是一个古老的观念,也是近代以来各种理论派别都在坚持的一个原则。平等作为一种美好的理想,不仅对于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革命起到了巨大的鼓动作用,而且也对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产生了重要的鼓动价值。[8]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为劳动人民实现真正的自由、平等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可能。当然,由于社会主义都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度里建成的,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文化发展程度的制约,社会主义自由和平等在发展进程中还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都有待于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扩大社会主义法治逐渐解决。但是,社会主义应当高扬起自由与平等的思想旗帜,而且要比资本主义做得更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我们确实应当不断扩大公民的经济自由和政治自由,以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在这方面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但是,社会主义自由强调的是个性自由与公共自由(即公共利益)的统一而不是分离,这是社会主义自由与资本主义自由的根本区别。同时,社会主义自由与社会主义平等紧密相连。邓小平始终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平等的原则,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9]只有人民实现了共同富裕,才能实现社会的真正平等。没有共同富裕,就谈不上真正的社会平等。坚持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就必须坚持整个社会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原则。当然,平等不是平均主义,也不是同步富裕,需要通过不断提高效率来为实现平等创造物质基础,但是效率提高以后却绝不能忽略平等问题。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