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全:论改革的逻辑

高尚全:论改革的逻辑

【内容提要】 改革30余年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前期单边突进的改革遗留的问题越来越成为拖累经济社会进一步向前发展的障碍。改革的基本经验主要是依靠改革开放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不断扩大而取得的。市场化改革方向是经过长期艰难探索的正确选择,我们应力排对市场化改革的干扰。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的关键在于转变政府职能,我们应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设服务型与法治型政府。

【关 键 词】市场化改革/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

当前,我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改革仍处于攻坚阶段,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的步伐,以改革的逻辑总结其中的经验,明确改革的方向和任务。

 一、三十多年来改革回顾

改革30余年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前期单边突进的改革遗留的问题越来越成为拖累经济社会进一步向前发展的障碍。改革的基本经验主要是依靠改革开放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不断扩大而取得的。

(一)改革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变化

回顾过去的30余年,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2011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401202亿元人民币,比改革初始的3645亿元增长了110多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810元,增长了185倍;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减少到2150万人;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364206亿美元,是世界第二经济体;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为世界第一位;外商直接投资居第二位。与此同时,我国在文化建设、社会发展和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取得显著成就,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大幅提高,201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919亿元,比改革之初增长102倍,消费结构逐步升级。谷物、肉类、棉花等主要农产品,钢、煤等主要工业品产量均已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代表国家总体发展水平的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I)有了明显的提高。改革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比直观的经济发展成果更为重要的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一系列符合国情、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和运行格局日趋完善: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二是现代市场体系初步建立,要素市场进一步发育。三是政府职能转变加快,以间接调控为主的经济调节体系逐步完善。四是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领域的改革逐步深入。五是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六是其他各项改革有序推进。这些制度层面的改革成果更加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使中国实现了三个伟大转变,一是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是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全面开放,三是从贫穷落后转向富裕小康的社会主义。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