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全:论改革的逻辑(7)

高尚全:论改革的逻辑(7)

 (三)如何建设服务型与法治型政府

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就是要把过去管制型的政府转变为服务型的政府,把过去无限的政府转变为有限的政府和法治型的政府。

1.必须创新三个理念

第一个理念是,政府是创造环境的主体,企业和老百姓是创造财富的主体。过去这两个主体有点错位。笔者一直在关注浙江现象,也做了一些调查研究。浙江是一个人多地少、国家投入少、资源少的省份。那么现在为什么人均富裕程度在全国居首位?为什么社会很稳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让老百姓作为创造财富的主体,这样才有内在的动力,才有活力。如果大家都靠国家,都让国家来创造财富,然后由国家再来分配给大家,这样的体制是缺乏活力的。

第二个理念叫“非禁即可”的理念,凡是法律不禁止的就是大家都可以干的,这个理念非常重要。过去的理念是什么呢?凡是企业要做什么事情,老百姓要做什么事情,都要经过政府审批才能干,不批准你就不能干。这种理念缺乏创新空间,例如你要搞技术创新,但如果审批的人不懂技术,那就不是鼓励创新而是抑制创新。

第三个理念是依法行政,就是政府只能做法律规定的事情,法律不规定的事情政府就不能做。这样,政府的行为受到法律的约束,建设有限政府就有可能,法律不规定的政府不能干,就是政府活动限制在法律范围内,政府不能有随意性。这样,一会儿叫老百姓种树,一会儿叫种草,一会儿拔掉又种粮的情况就不可能发生。

2.加快以政府转型为主线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从改革的历程看,我国发展方式转型的主要挑战不是经济社会本身,而是政府决策与政府转型。要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消除政府扩张投资的冲动,增强其提供公共服务功能。在当前的干部考核体制和财税体制下,地方政府的行为更趋向于追逐任期内的政绩特别是经济增长指标,很少考虑下一届政府的事情,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投资率过高问题。根本的办法要靠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推进政府从全能政府、管制型政府向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转变。把政府职能转到以提供公共服务为主的道路上来,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后的落脚点还是在企业。原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曾提出,要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经济工作的“头号工程”,要把自主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推动力。企业是自主创新的最佳主角,政府要当好自主创新的“导演”,尽心尽力地解决“主角”演出所需的“灯光”、“舞美”等条件。以技术创新为重点的发展模式转变,新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新产品,特别是以战略性产品的研发,这需要有序的市场、对技术产权的有效保护、获得可行承诺的经济政策、更加透明开放的产业政策与信息等,这都是政府应提供的公共产品,如果政府不确立公共政府的职能,企业就缺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约束条件。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