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开门办学,满足人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充分发挥人才培养职能,使高校成为地方适用人才的“培养所”。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方式。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加强学生理想信念和道德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发展理念,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和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最主要标准。根据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结合学校学科专业特点,在实践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式、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化人才,为促进广西跨越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充分发挥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使高校成为科技思想创新的“发源地”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高校是重要的科研研究和思想创新基地,发挥高校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以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办学的应有之义。要紧紧围绕我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提高创新能力,努力推出一批重大科研成果,为支撑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以建立“协同创新中心”为实施载体,通过开展科技公关、项目联姻、成果孵化等形式,积极组建以学科团队为核心的高水平合作团队,联合政府、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加快构建科研服务社会网络。积极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决策献计献策,为地方、行业、产业发展提供研究成果和科学依据,发挥思想库作用。
充分发挥文化传承和创新职能,使高校成为文化传播的“辐射源”。高校是新思想、新文化的源泉、倡导者、推动者和交流中心,高校应当成为传播现代文明、普及科学知识、弘扬先进文化的基地和中心。要充分发挥高校在文化传承、文化辐射、文化交流、文化创新等方面的作用,大力加强理论创新研究,引领社会思潮前进方向,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的发掘和弘扬,促进我区文化实力新提升,推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步伐。
(作者为广西财经学院党委书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