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20年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期,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有95%的商品和服务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比如今年的11月11日“光棍节”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政府没有对价格进行任何干预,商品的定价和买卖行为完全由厂商和消费者来决定。可以说,这种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将推动我们建立一个更加庞大和统一的全国性市场。
20多年前,我在美国耶鲁大学做博士后时,有一个特别深的体会,那就是在美国不同的地区,同类产品的价格基本上是趋同的。我没想到的是,20年之后的中国,基本上也是这样。就比如同一品牌的矿泉水,我们不管是在新疆买,还是在北京买,价格都是趋同的。这样的话,所有的厂商都能够充分利用中国巨大市场的规模效应。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一瓶矿泉水虽然是微利,但由于有这种规模效应的存在,商家依然能够挣钱。
此外,在这个公报中特别强调了我称之为“消费者主权论”的提法。以往我们搞计划经济也好,或是向市场经济转型也好,基本上是“生产者主权论”,消费者始终没有成为真正的上帝。这次全会的公报特别提到,要让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因此很多人,特别是女同志,在“光棍节”得到了一种消费福利最大化的感受,不但买到了产品,而且主观感受也很好。
由此,公报也提出,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当然,我们强调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并不等于承认市场是万能的,这一点一定要搞清楚,否则又制造了一个万能论了。在这届全会的决定中,不仅提到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也提到了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这只“看得见的手”。这也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要使“看得见的手”为人民服务,成为为公众提供更多公共服务的“服务之手”。
比如,如果能给企业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就能降低企业的外部成本;如果能够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就等于降低企业投资的风险。在当下城市被雾霾笼罩、环境污染现象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如果地方拼命去吸引那些污染大的企业,就有问题了。因此就需要“看得见的手”来提供一些指导,使得企业能够既实现自己的企业目标,也不违背当地的社会目标。
因此在这个公报中,特别谈到了要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也谈到了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职能。我想这也体现了中国改革的一个性质,那就是自我改革、自我创新、自我完善。我们主张政府要当“看得见的手”,要通过不断的改革,使它真正成为公共服务之手。
客观地说,这个公报已经显示出了改革开放的升级。中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35年,一直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因此中国也成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一个国家。随着中国本土企业的成长,我们更加应当走出去。在这个公报中,也提出了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已经有一批公司从地区公司成长为全球公司。什么叫全球公司?我的定义很简单,就是销售收入及出口额占全部销售收入总额的一半以上,或者公司资产,无论是有形资产还是无形资产,一半在海外,我们就认为这是一个全球公司。
最新的数据表明,中国实有企业已经突破了1400多万家。过去30年,我们的对外开放政策让世界投资中国;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成为一个重大的推动力,来推动我们中国的企业走出去投资世界。或者说,在30多年前,我们的改革开放实际上是要使中国国际化、全球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而今天或者说今后,实际上是中国在投资世界的过程之中,将使世界中国化,使得我们的企业更加有机会投资世界。
因此,在这个公报中特别强调了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国务院不久前刚刚批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如果这个试点能成功的话,将来我们希望西北能有一个“乌鲁木齐”,西南能有一个“重庆”或者“成都”。上海的自由贸易区在建设、开放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很快就可以在全国迅速推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