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及其手稿再研究的新进展(2)

《资本论》及其手稿再研究的新进展(2)

——访武汉大学教授颜鹏飞

马克思在《资本论》“初篇”(《政治经济学批判》第1分册,1859年)的导言中,从创造型发展观亦即社会经济形态的更替性这一视角,粗线条地勾勒了以“表述自己的”学术话语为标志的政治经济学体系的逻辑框架,全景式阐释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并且提出两个“决不会”的经典论断。马克思还批判了建构政治经济学逻辑体系中的唯心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趋向,这是马克思的总体方法论的确立阶段。

19世纪下半期是马克思恩格斯总体方法论的进一步完善阶段。促使总体走向成熟期的原动力来自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合力,经济因素仅仅是其中的主导因素而不是唯一的因素,从而把总体发展观和方法论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一些学者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解读存在着两方面问题:一是将其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卢森贝模式,即分门别类地归结为科学抽象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三大方法,而忽视作为一个整体的总体方法论及其政治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方法;二是把倡导总体发展观的《资本论》第1稿与推出创新型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观的《资本论》“初篇”人为地对立起来,抑此而扬彼,形而上学地割裂了集“从属”型和“创造”型于一体的辩证的“总体”发展观,把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仅仅局限于“创造”型发展观,从而忽视了“使社会的一切要素从属于自己”的“从属”型发展观。

▲:您以前曾撰文指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导言》结尾,提出“经济学提纲”(8条),其理论内涵、学术地位和实际价值不亚于马克思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1条),请具体说明。

●:这两个天才的提纲,其差别仅仅在于以“实践”为标志的1845年哲学提纲彰显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原创性成果,而以“总体”为标志的1858年经济学提纲及其《导言》篇揭示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和逻辑体系构筑学说的精髓。这也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当代价值之所在,可能成为新的理论生长点。

其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本质特征就是凸显生产力—生产关系这一经济学体系的核心结构和一以贯之的逻辑主线,凸显“生产力(生产资料)的概念和生产关系的概念的辩证”逻辑运动,由此规定了政治经济学考察对象、宗旨以及构建政治经济学体系的任务。

其二,区分了原生的生产关系和“非原生的生产关系”。前者是位于抽象层次的第一级的原生的生产关系,而后者正是上升到具体层次的“第二级的和第三级的东西”、“派生的、转移来的、非原生的生产关系”,亦即生产关系的表现形式、实现形式或发展形式。人们所熟知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实际上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或发展形式。马克思在这里绽露了关于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理论的思想萌芽,实际上是第一个以社会的经济制度、经济体制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家,把经济体制视为生产关系的实现形式,并将其作为改革开放的突破口的理论和实践,在这里初显端倪。

其三,马克思在提纲中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国家形式和意识形态同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关系”、“国际关系在这里的影响”和“生产关系作为法的关系怎样进入了不平衡的发展”等任务。生产关系的发展形式其中包括产权形式,以及生产关系如何与生产力、生产的国际关系(涉及国际分工、国际交换、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乃至与国家形式、意识形态的协调发展,是一个远远没有穷尽的宏大的大课题和大文章。

西方学者虽然对《大纲》及其《导言》作了很高的评价,例如,麦克莱伦注意到了《大纲》的完整性,它的很多内容在《资本论》中或者没有展开或者没有提及,从而为《资本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框架。但是,他们没有深刻地探讨经济学提纲(8条)的精髓。

如何构建以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动为主线的政治经济学体系亦即概念辩证法或主观辩证法的逻辑运动,这是重中之重。生产关系不可能直接与现实生产力发生作用,横亘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中介范畴理论是总体方法论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理论。把散见于《资本论》手稿各处的中介范畴理论综而观之,政治经济学逻辑体系总体的生成和演绎是依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诸种概念、范畴和要素的自我运动,实质上是一系列中介范畴、中间环节之间的中介运动。我把它归结为生产关系—中介范畴—生产力理论,它无疑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基于中介范畴和中介环节的亦此亦彼性质,即具有既有生产力属性又有生产关系属性的亲和力,由此而成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沟通管道,扮演了旨在推进生产力发展、诱致生产关系革命、变革或完善从而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达到最佳结合的突破口这一重要角色。选择何种能够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平衡发展的中介范畴和突破口?必须审时度势。依据所处时代条件、具体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而定。马克思所说的“派生的、转移来的、非原生的生产关系”、“第二级的和第三级的东西”即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机制以及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发展方式、管理方式、分工、产权、股份制等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程度上扮演过中介范畴和中介环节的角色。至于生产力有哪些特定的表现形式、实现形式或发展形式,以及以哪一种形式与生产关系的特定的形式对接,则是另一篇大文章的内容。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